兴义市多体系建设筑牢城乡水安全防线 全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2022-04-14 10:24:53 来源: 黔西南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水安全保障关系山河安澜,关系民生福祉,为破解喀斯特岩溶地区工程缺水困局,改善脆弱的水生态环境,保障城乡水安全,“十二五”以来,兴义市不断加快投资,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水行政监督执法、建设水生态文明、山洪灾害防治等,全面构筑“水安全”防线,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全市水环境水生态持续向好,“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水利建设投资加速

城乡供水能力明显提升

兴义西南腹地,群山绵延,小龙潭水库宛如“高原明珠”镶嵌在峰峦叠嶂之中,周围青山似黛,水面波浩淼。从小龙潭水库延伸出的供水管网,翻越崇山峻岭,将汩汩清水引入千家万户。

泥凼山区,回乡过年的张鑫为特意来看望他的朋友们酌上沏好的香茶。香茶是用新建的小龙潭水库的水沏出来的,茶水清亮透彻,回忆喝着屋檐水长大、枯水季节挑着水桶满山遍野到处找水的苦日子,朋友们有感而发:“这水质比以前好得太多了,小龙潭离我们这儿太远,中间隔着数不清的大山,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能喝上小龙潭水库的水”。这一群长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最大的感触就是交通、水利设施的巨大变化,脱贫攻坚,改变了山村的面貌,也改变了山里人的生活。

泥凼村民的用水变化,只是兴义市山区用水条件改善的一个缩影。

位于兴义城区西北面的木贾办鲁嘎村鲁嘎组,山高林密,交通闭塞,水源匮乏,110户村民分散居住在均海拔1620米的山林中。离村庄千米之外的山脚下,一个200米扬程的提水工程,将地下井水沿着管道输送到山顶,粗大的输水管道从山脚沿坡形向上斜插云霄,在这个落后偏远的小山村,整个工程看上去颇为壮观。“以前全村的用水都是靠村外几口老旧的水工程解决,水池老化渗漏,而且水质不好,遇枯水期大家还要担着水桶到处找水,这些年村里一直在想办法改善用水条件,却因为扬程太高投资太大找不到出路,是脱贫攻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村民胡之顺说。

接通自来水的鲁嘎村,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用上了洗衣机,村民们的精气神大为提振,整个村寨一改贫穷落后的面貌,乡亲们的心里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和鲁嘎的村民们一起感受山村生活用水巨变的,还有生活在大山深处村村寨寨数以万计的百姓……

在鲁布格镇大水井、在乌沙镇抹角村、在三江口镇红落万、在威舍镇大木厂……走遍兴义市的村村寨寨,问及农村生活用水变化,村民们的脸上无不展露出舒心的笑颜。过去三年,全面实施的大扶贫让他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用水难的历史,感受着从贫穷落后到基础设施完善、种植和养殖业空前发展的山村巨变。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深入实施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正在令农村生活用水发生更加深刻的历史变化。

山区生活用水巨变的背后,是一个地区加速水利建设的清晰脉搏。深处喀斯特腹地,工程缺水困局始终制约着兴义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贵州省水利建设投资的加大,兴义市不断加快骨干水源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水利基础设施日益夯实。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至今,全市新增骨干水源工程投资55.53亿元,新建、扩容蓄水工程10个、引水工程2条,新增水库库容2.64亿方,设计供水能力3.75亿方,供水水源覆盖全市22个乡镇(街道办),新增供水人口超60万,设计灌溉农田21万亩;投资4.3亿元,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等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农村生活用水大水源、大管网、宽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已建、在建骨干水源工程23个、投资千万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大管网大水源工程7个、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3个。骨干水源中,大型水库1个、中型水库4个、小型水库15个、引水工程3条,总库容2.98亿方,设计供水能力4.08亿方,供水覆盖人口超100万,可灌溉农田22.45万亩。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蓄、引、提工程,全市骨干水源分布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水法治建设步伐加快 水资源“三条红线”实现严格管控

“虽然目前项目运行困难,但我们回去后一定会想办法把这笔费用补缴上”。3月11日,在兴义市水务局的集体约谈会上,泥凼镇某项目负责人表示:以前不了解水土保持和水行政法律法规,通过这次集体约谈,明白了水土保持对保护生态的重要,以后一定按水行政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为守住生态红线,严格管控和保护水资源,兴义市不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从2021年12月开始,市水务局组织人员对全市3000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清理。3月11日,58家违规企业被集体约谈,随后,多家企业相继缴纳罚款和水土保持补偿费。至4月初,比对税务部门反馈数据,尚有部分企业未履行整改责任。“接下来,依据自由裁量权标准,我们将依法对未按期履责部门进行处罚,并将全部案件移交法院。”水保办某负责人介绍说。

此前,兴义市某商混集团旗下8家企业在项目建设中违反水土保持法,累计被处罚款240万元,另有多家企业生产建设项目未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分别被处5万元罚款,19家企业违规开采地下水,被责令整改或停止非法取水行为,3人违法河道采砂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不容亵,生态红线不容逾越,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多家企业或个人被处重罚,敲响了兴义市水法治建设的警钟。随着水行政执法的深入开展,全市涉水违法行为明显得到有效遏制。

以自由裁量权为标准,严厉查处违规取水用水和破坏水生态行为,利剑悬顶之下,是水法治的威严和兴义市依法治水的决心。

依据水法律法规,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控,全市水法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水行政管理日益完善,通过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污染防治“三条红线”指标管理,严格取水许可行政审批,严格生态流量管控,全市河流、湖库、地下水等实现生态衡,水资源实现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2021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3.0817亿立方米,实际用水总量1.9613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47.55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9.45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9.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95;纳入考核水功能区5个,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生态流量管控指标完成率100%,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各项指标全部通过省委省政府考核。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共创建节水型载体288家,其中:节水型单位62家、节水型企业19家、节水型小区17家、节水型学校190家。水行政执法方面,2021年,全市查处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未缴规费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违规企业59家,关闭地下水非法取水井13个,收缴水资源费267.7万元,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607.9万元。

实施“三水共治” 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以前休闲锻炼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现在出门就是公园,不仅方便,环境也非常好。”兴义某市民如是说。

位于城区的滴水污水处理厂,绿地广场、木质凉亭、巨幅壁雕,各种景观让人目不暇接,到此休闲、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这个占地20亩的景观公园,是全省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从地面上根本看不到普通污水处理厂巨大的污水池和各种管道,厂区的主要污水处理设备全部深埋地下。利用污水管网收集的污水经负一层、负二层生产区多道工序处理后,用于城市景观、园林绿化与生态补水,既提升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又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

而在离城40公里外的威舍镇树嘎村杨家冲组,新建的湿地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行,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流入湿地公园,经多重净化排入小黄泥河,源源不绝为小黄泥河注入生态流量。

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沿河污水处理湿地,不仅标志着一个地区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更是地方政府治水能力的缩影。

在七舍、猪场坪……石漠化治理变荒坡为梯田,既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又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

在白碗窑、捧乍、清水河……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种下的经果林绿遍山野。

以人水和谐为主题,通过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全面保护水环境,建设水生态。2021年,兴义市整合水务、住建、生态环境、交通、综合执法等十余部门及城区10个街道办,全面开展城区涉水生态治理,对住宅小区、单位、营业场所等公共区域雨污混流、污水直排等污染水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湿地公园、河道、排洪渠进行全面清淤疏浚。同时投资2.29亿元,新建日处理6000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处,新建排污管网89.8公里;投资3400万元,实施覆盖17个乡镇的“整县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管网提升工程”,提升乡镇污水处理能力;投资925.44万元,启动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污水治理工程,通过污水收集处理实现5镇5村水污染防治与饮用水源保护。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投资22.2亿元,在城区、乡镇、工业园区建污水处理厂25座、污泥处置工程1个,完善农村行政村寨污水治理设施20个,污水处理能力达12.875万吨/日,排放标准从原来的国家一级B提高到国家一级A,城区和乡镇行政中心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兴义市将生态修复纳入河流治理与水环境保护重要举措,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石漠化综合整治等建设绿色生态,构筑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投入小流域治理资金2300万元,治理水土保持面积38方公里;投入石漠化综合治理资金3000万元,治理石漠化面积60多方公里;实施森林培育,退耕还林面积3.39万亩,境内流域森林覆盖率超60%。

综合治理之下,新的生态图景正在生成。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效提升

4月,汛期未至,兴义市水务局的防汛调度大厅巨大的显示屏上,水库、河流、山洪灾害易发地的监控已全部打开,有序排列,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随时作好应急处置准备。

“我们的防汛抗旱物资已经备足,各水库、在建重大水利工程的防汛演练,正在有序开展。”市水务局防汛指挥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在距离城区7.5公里的毛栗寨水库,投资500万元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进度,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坝基改造、岸体防渗、河道治理、溢洪设施维修等,完工验收后能够增强水库蓄水能力和溢洪能力,有效应对旱汛灾害。

毛栗寨水库建成于1959年2月,主要承担农业灌溉和城市防洪重任。2021年4月,黔西南州水务局评审鉴定大坝安全等级为三类坝,同年5月,贵州省水利厅批复投资500万元,对毛栗寨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业主方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进度55%,预计月底下闸蓄水,力争旱汛期间正常发挥水库的抗旱应急与防洪渡汛功能,减轻汛旱危害。

利用河道、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组成防洪工程体系,严格审批已建、在建水利工程的超标准洪水预案、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洪水调度方案等,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资料显示,五年,兴义市投入省级以上各类财政资金1853万元,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水毁修复、山洪灾害防治等,进一步提升洪水调蓄能力和河道泄洪能力。

以工程体系为防线,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防汛演练及应急物资储备,每年汛期,市水务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防汛抗旱应急抢险分队,通过有组织的演练,迅即高效参与到突发山洪灾害与河库防汛应急抢险之中。

多体系建设并行,全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作者:文/图 蒋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