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区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确保年底按期实现目标进度
2022-11-07 10:38:52 来源: 广西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奇峰叠翠、山水倒映、如诗如画……记者近日走进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的犹如一幅山水画卷。该公园的生态修复是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总投资81.7亿元,随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推进,拓宽相思江、提升抵御洪水年限、打造世界级古运河户外营地旅游……将使画卷呈现得更加完美。

对桂林这片美丽的土地始终念兹在兹。尤其是去年4月,总书记视察桂林时曾深情地叮嘱:“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把桂林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城市。”

近年来,借着广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东风,桂林新区对会仙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

1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近日,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各项目施工点,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记者驱车来到其子项目沉桥河片区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建设现场,只见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大型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忙碌作业……

据该工程项目指挥部指挥长何兵介绍,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总投资81.7亿元,是一个综合性项目,设有5大项27个子项。自今年8月15日开工即提速。截至目前,会仙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等9个子项目已开工,投资约25亿元,约占总投资额的30.6%。27个子项目预计2024年底完工。

临桂区地势低洼,每临汛期,外洪内涝灾害时有发生,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意义非凡。

该工程项目常务副指挥长陈清告诉记者,项目主要以水利工程建设提升相思江流域防洪排涝能力,以城市市政管网工程建设提升桂林新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据介绍,相思江干流经过疏浚、拓宽河道及新建分洪渠后,湘桂铁路桥至珠江口、麒麟村至清水河口河段,可抵御10年一遇洪水,两岸较为集中的村庄可抵御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农田也可抵御10年一遇的3天暴雨,3天即可排至农作物耐淹深度。

2生态修复反哺漓江

会仙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主任李铭告诉记者,该湿地公园是我国最大的岩溶湿地,被誉为“漓江之肾”。2012年正式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命名为“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86.75公顷。从2017年至今,公园拆除直排高密度养殖场等污染源5处,涉及面积约100亩;累计退塘(耕)还湿面积约155公顷;种植水生植物睡莲30亩、荷花100亩、菖蒲30亩。

近年来,会仙镇把保护好“漓江之肾”作为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重中之重,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大湿地环境整治和修复力度。随着湿地生态的持续修复,这里风景越来越漂亮,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热闹非凡。

据介绍,作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的子项目,会仙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后,有望恢复湿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会仙湿地位于漓江和洛清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湿地的生态修复将反哺两大水系,有助于保护好漓江。

“如果临桂区打通所有水系实现江湖连通,雨季时可以放低湖泊水位蓄水,减少管网的雨水排放量,蓄水后,可以渗透到地下,丰富地下水,调节自然气候。良好的生态功能,将让会仙湿地更加美丽,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何兵说。

3上下一心全力奋战

“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列入国家发改委第一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也是第一批3000亿基金项目申报中,桂林市唯一获批的项目。项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临桂区各部门上下一心全力奋战。”陈清说。

陈清介绍,会仙湿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还将持续投资近10亿元。主要是引水工程、蓄水工程和生态修复。北面修复马面支渠,从青狮潭水库引水做秋冬季补水,南面从会仙河上流补水到湿地;在湿地管理范围内修建四段可调蓄的堰坝,科学调度地下水的调蓄作用,保持湿地稳定水位,这样做有助于为水生植物和动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对湿地周围24个村庄直排的污水进行截污治污,改善湿地水质。同时,对鱼塘进行生态处理,退塘还湿,把塘基降低与湿地水体联通,并在塘底种植水生植物,起到自净化作用。

何兵表示,将精准把握国家重大项目政策福利,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清理打通项目堵点,推动项目建设。同时,围绕全年目标,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底按期实现目标进度。(本报记者傅清龙通讯员余林峰罗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