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科普+”新业态布局蓄势 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2022-09-23 08:19:39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年年科普日,次次有新意。

9月22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东莞市系列活动在市民服务中心拉开帷幕。现场,市民津津有味地观赏航空航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融形成的作品“航空千角灯”“寮步潮绣”“绸衣灯公”;阅读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地图,讨论周末科普游的好去处;聆听半导体、干细胞领域一流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掌声雷动。

近年来,东莞坚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了更好地打造科创制造强市,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科普工作,取得里程碑式成效。

据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东莞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13.5%,超过全国和全省总体水平,位列广东地级市第一。提升公民素质、营造科学氛围能够厚植莞邑大地创新沃土,实现“科创强市”与“科普强基”双翼齐飞。

《东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东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7%,这一目标持续指引着东莞科普事业高歌猛进。未来,东莞科普将大有可为。

科普日系列活动

前沿科技吸引市民驻足

从蜡烛到煤油灯再到电灯,一系列人类照明工具依次展开;前沿的半导体LED芯片,有趣的光电互动实验,吸引了一批参观者驻足。在科普日活动现场,一场“光之体验与半导体光源器件科普教育”活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运用科研技术优势,在现场设置了“照明发展史”“半导体LED芯片的制作工艺展”“半导体应用成果展示区”“互动实验趣味体验区”四大主题区域,开展第三代半导体科普讲座,带领市民走进一场精彩纷呈的“光电之旅”。

据了解,第三代半导体拥有耐高频、高压、高温、高功率及高电流的性能,是材料产业的前沿科技之一。目前,东莞正建设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其中,位于松山湖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大力发展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材料,推动产业链招商,打造新型半导体材料和电子新材料集聚区。

全国科普日东莞市系列活动的精彩还不止于此。“神奇的干细胞与再生”讲座,让市民了解再生医学之美;“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展览,带领群众走近低碳环保前沿科技……这些展览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与市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带领高新科技走出车间和实验室,为科普日活动增光添彩。

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东莞紧抓松山湖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聚焦重点领域,推进科研与科普相结合,推动东莞的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平台等创建科普教育基地,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等对公众开放,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

东莞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科普项目资助和管理。值得一提的是,东莞重点支持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平台等创建科普教育基地,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等对公众开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工作。

在政策激励下,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北京大学东莞广电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

在今年的科普日活动现场,广东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联合相关企业,举办“神奇的干细胞与再生”讲座等系列科普活动。

现场以专利展示、干细胞产品体验、视频演示、干细胞医药器械展示、互动模拟等形式,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科学家的研究积累和成果。同时举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神奇的干细胞与再生”科普联盟启动仪式、“神奇的干细胞与再生”科普讲座、干细胞新技术新生活科技互动体验等多项活动,让市民走近干细胞,了解再生医学之美,为科研成果在东莞落地生根、产学研结合搭建桥梁和平台。

得益于在科技资源科普化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去年,东莞市科协荣获“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园区贡献单位”等4项“单打冠军”,被中国科协授予“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探索科普新路

“科普+”新业态蓬勃发展

记者观察到,在活动现场,不少市民手中捧着一份地图,正在仔细观看。他们手中的地图正是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地图。

为何这份地图如此受欢迎?该地图集结了81个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串成“科技兴国游”“科技场馆游”“智造东莞游”“人文科普游”4条旅游线路。基于特色和专业优势,这些教育基地被划分为场馆类、教育科研类、产业发展类、自然资源类、信息传媒类等五大类别。

沿着既定科技主题,市民朋友可以在东莞科学馆、东莞科技馆等综合性、专业性科普场馆了解专业知识和前沿科技,培养对于科学事业的热爱,也可以在东莞市植物园、东莞市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展览馆等自然资源科普基地与野生动植物“面对面”,体验不同的文旅项目,在鲜花盛开、水鸟飞翔的游览胜地感受东莞的生态之美。

在参观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太粮集团等产业发展类基地过程中,市民可以近距离打卡工业生产线,在主题展馆了解企业的过去、现在、未来,感受这座制作名城的科技、创新与活力。而在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科普教育基地中,参观者也可以一睹“国家重器、科技之光”的魅力,感受东莞的源头创新资源优势。

“这份地图很详细,它将科普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很适合周末带孩子出游,既能增长知识,也能满足游玩需求。”市民刘女士说。

当前,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科普融合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的新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布局蓄势。

科普旅游热潮正盛。以深化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东莞市科协还将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织中小学生科普研学游等多重措施,充分激活东莞丰富的科普旅游资源,并引入和扶持一批优秀科普企业、龙头科普企业参与,催生具有科普功能的新业态,加快推进科普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科普、旅游互益共赢。

除了“科普+产业”新业态之外,“科普+文化”跨界融合也在莞邑大地上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4月,“航天·太空·艺术创想”作品征集活动迅速掀起科普创作热,目前已征集384件作品。从征集作品脱颖而出的34件优秀作品聚焦航天文化事业,来自“非遗逐梦”“潮流漫游”“童趣迷航”“国粹苍穹”等四个板块。

千角灯、寮步潮绣、绸衣灯公等作品立足非遗项目让人眼前一亮,本土文化摇身一变成为科普创作的媒介形态和灵感源泉;笔力苍穹的中国传统书画形神兼备,科普与文化跨界碰撞留下的火花和余韵,让人回味。

筑强科普阵地

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每逢周末,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楼前的广场上,低空盘旋的航模飞机、自主避障的机器小车常常吸引路人的目光;透过屏幕,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的科学家们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翻译”着探秘微观世界的密码;来到厚街全景数字科普馆,还能“穿上”仿真航天服梦回神舟、模拟体验驾驶无人机……

科普事业要想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在东莞,无论是机器轰鸣的工厂、书声朗朗的校园,还是高精尖科技汇聚的大科学装置,都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的“大讲堂”。

2007年至2022年,东莞共创建了176个东莞市科普标兵(示范)社区、101所东莞市科普特色(创客培育)学校、109个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2个镇街科学馆、11个东莞市科普示范镇和7家东莞市创客培育中心。各科普阵地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科普剧表演等等,形成了许多声名远扬的科普品牌。

每年秋天,由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下称“青少年中心”)主办的“科技创新,成就梦想——中科院专家进校园活动”总能激发很多学子对科学的热情,院士专家们从动物保护讲到核试验、从人工智能谈到微生物,连续15届高质量的科普分享,带动了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据了解,青少年中心在今年2月被中国科协认定为首批“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国唯一入选国字号科普教育基地的地级市少年宫。

青少年中心主任谢洪涛表示,17年来,青少年中心始终围绕青少年科普的重要职能,开发科普资源、建设科普培训课程、培养科技后备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青少年中心还会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科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时俱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近年来,科普工作如同一场春雨浇灌在莞邑大地上,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科普进工厂等各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比如东莞市气象局科普馆,建有气象天文科普馆、综合探测基地、市气象台、影视中心等科普设施,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气象科普基地”。每年5月,东莞市气象局科普馆联合东莞市科协、市地震局主办“科普大讲堂”全国防灾减灾日专场,围绕市民关心的强对流天气来历、特点等有关知识和防御常识进行讲解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

东莞市干细胞与再生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将作为东莞市干细胞产业重点科普宣传阵地之一,借助今年科普日契机,积极开展基层科普服务。

广东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洪福介绍,“神奇的干细胞与再生”系列科普活动打造出“神奇的干细胞与再生”系列科普讲座和干细胞新技术新生活科技互动体验两大活动,以此开展基层科普工作。

其中,“神奇的干细胞与再生”系列科普讲座向来自东莞科研单位和医院的科技工作者及青少年学生开展“多阵地、多战线、广覆盖、齐参与”的干细胞与再生基础及临床应用系列科普讲座,实现科普进医院、科普进企业、科普进校园。

而干细胞新技术新生活科技互动体验则聚焦“教学培训+体验参观”两大环节,将为大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提供动物原代神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技术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原创实验视频教学培训。

在企业、学校、活动中心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下,东莞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强化。接下来,东莞将会整合社会各界科普资源,研究制定《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广泛创建科普教育基地,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管理,组成具有东莞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网络。(采写:吴擒虎龚菊唐卓 于羽佳实习生郑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