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创新打造“黑河样本”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矢志创新闯出“黑河模式”
2022-10-21 08:32:15 来源: 黑龙江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挂牌3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省自贸办的具体指导和黑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黑河片区全面贯彻《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跨境深度合作,推动更大程度开放,积极发展四大经济,呈现一系列新变化,取得一批新成效。新增注册企业2607家,新增注册资本11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累计完成209亿元,集聚了全市90%以上的生产企业,贡献了72%的税收、95%的贸易额。各项指标持续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智慧赋能完善顶层设计

强化顶层设计,提高智慧赋能水平。借助商务部研究院、横琴创新发展研究院、泛华集团、普华永道等权威外脑机构,深入研究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体系和TPP、BIT、TTIP等国际新规则,分别编制《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建设实施方案》《黑河自贸片区发展战略规划》。编制《黑河市边民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中国(黑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主动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10项评价体系指标,编制《黑河自贸片区营商环境顶层设计》。借鉴国际自由岛的模式,编制《大黑河岛整体开发概念规划》,促进沿边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具有黑河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获批“十四五”期间国家首批陆上边境口岸物流枢纽、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黑龙江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黑河片区。

高起点规划,将黑河自贸片区经济导入稳增长通道。三年来,黑河自贸片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至9月,自贸片区(边合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8%;对外贸易同比增长98.2%。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72%。

矢志创新闯出“黑河模式”

黑河片区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立足沿边开放、跨境优势,积极探索差异化创新,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制度创新成果亮点纷呈。首创推出典型案例137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黑河模式”。1项创新案例荣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创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设”案例入选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自贸试验区第四批18项“最佳实践案例”。3项案例获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电商货运物流“多仓联动”创新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项典型案例;中俄跨境运输车辆“一站通”综合查验管控新模式获海关总署备案;“党旗引领、创新自贸”党建引航工程,入选全国首届自贸区党建创新典型案例。40项案例获全省优秀案例,“寒地试车”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创新专用车OTTC认证新模式、“两国双园”跨境木材综合加工模式等案例彰显黑河特色。推出12项复制推广典型案例,其中6项获省级优秀案例,努力学习借鉴好先进自贸区的创新经验。

创新引领营商环境改善。推出“一站式”涉外服务专区、“照后证前”审管联动机制、“绿色审批通道”“一审N承诺”等特色营商品牌。开展省、市级赋权承接工作。“跨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审批服务”获评省营商局“全省十佳案例”;建设“会客厅”模式政务审批大厅,按“一件事”模式提供“全科、全流程无差别综合受理”;推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全省首开龙粤合作框架下跨省通办业务,推出多地跨省通办联动办理;企业注册时间缩短至0.5天,实现企业注册零收费;“跨境贸易”“获得电力”“申请建筑许可”三项指标领跑全国。沿边金融创新取得突破。全国首创“自贸E贷”“边民贷”使166名边民受益,开发“油画贷”等金融产品,国家兴边富民政策得到落实。2021年跨境人民币结算22亿元,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对外开放水平逆势上扬

对外开放载体引擎作用充分显现,发挥黑河区位优势,全面深化跨境合作,对外开放水平和贸易规模逆势上扬。对外贸易、果蔬出口、跨境电商交易等指标均占全市的90%以上。建成省内功能最完善互贸交易点,首创发放“电子边民证”,12.2万人次边民受益;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1210和9610等多种模式通关,“三关合一”功能完善。电商直播基地和边民“互市贸易+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区建成投入使用,跨境电商园交易额保持年均递增22%。

黑河片区成功引入东北地区首个菜鸟网络跨境中心仓,有效破解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瓶颈,帮助电商企业降本提效,助力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完成直播基地矩阵式布局,新增孵化直播企业和成熟直播运营人才成效显著。完成进口大豆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压力测试;中草药进口品种增加到15种,创新试验进口低风险中草药通关和全国首家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中药材GMP认证企业建设,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企业达17家。

产业经济体系呈现新特征

黑河片区获批以来,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为“6+N”跨境产业体系赋能。三年来,累计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38个,完成投资82.3亿元,其中贸易加工类产业占38%,制造加工业占24%。

黑河自贸片区通过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开展专题推介或线上招商,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中石油、中石化、中冶、中国中铁等大型央企、民企落户或参与建设。产业动能要素集聚,跨境特色更加突出。

根据《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对黑河片区的定位,坚持“制度创新、体制创先”工作引领,黑河自贸片区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初步形成以硅硼新材料加工、跨境农副产品加工、跨境机电制造、跨境木材加工、中医药贸易加工、仓储物流、沿边金融等为主的“6+N”产业体系。跨境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口电力加工产业逐步复苏,五秀山加工园工业硅、碳化硼新材料加工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跨境木材加工初具规模,构建以板材进口为主的跨境木材综合加工产业。2019年底,新丝路跨境木材项目通过招商引资进驻园区,目前该项目“两国双园”投资规划已完成境外项目建设,境内胶合板、家具标准件车间已投入使用。绿色食品方面,已有国源豆业、坤鹏科技等企业进驻投产,农投远东、丰德恒泰粮油、北耕饲料等投资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至年底,进驻行业企业可达12家,年产值超过7.6亿元。医药健康产业方面,利用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政策、进口中药材价格及品质等优势,助力健康产业深入发展。目前已入驻中药材加工企业6家,4家企业通过GMP认证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管委会投资500余万元打造的跨境中医药公共研发交易平台(一期)投入使用,维塔斯、驿仙堂等三家企业已进驻投产。

黑河自贸片区大力培育数字和冰雪产业,加快移动数据中心、链盟IDC大数据中心、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大厦、智慧科创城等项目尽快开工。推动黑河寒区国际汽车研发试验基地建设,打造黑河特色的试车产业集群,带动国际冰雪旅游、中外冰雪赛事等产业。

国际大通道释放溢出效应

黑河片区获批以来,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物流大通道功能日益完善,北黑铁路改造升级项目、世界首条跨境索道项目开工建设。今年6月10日,黑龙江跨境公路大桥开通并投入使用。7月12日,“哈尔滨—黑河—东北亚”陆运国际邮路的开通,形成一条双向互济的黑河口岸跨境进出口通道。正在申请肉类进口和冷链进口口岸。

能源大通道作用凸显,东线天然气管道建成通气。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跨境输变电线路运营良好。以进口电力为依托的新材料加工区成为东北重要的硅硼新材料加工基地。

物流仓储项目顺利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保税物流仓储功能得到加强。月星跨境物流枢纽、跨境木材物流集散地、新互市贸易交易点等项目有序推进。推进邮政国际互换局项目,扩大海外仓、边境仓、中继仓扩大“多仓联动”布局,黑河打通“陆洋”联运国际物流通道。

黑河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成功纳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物流枢纽。黑河自贸片区以建设国家级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为契机,联通黑龙江跨境公路大桥和即将建成的中俄跨境索道、北黑铁路升级改造、国际物流枢纽等设施,将中国邮政三关合一的国际邮路、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主动融入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构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加快数字化大通道建设,推进数字化口岸、数字化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口岸数据数字化平台,打造口岸经济统计、分析大数据体系,提升口岸整体服务水平和通关能力。打造“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上重要的国际物资组织中心、生产基地和物流产业园区。全力把黑河打造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对外开放高地。

未来,黑河片区将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严格按照《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沿边开放、培育跨境产业、构建国际通道等方面不断形成更多更好的创新发展成果,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黑河经验”,打造符合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黑河样本”,努力探索出支持地方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升对外合作水平的“黑河路径”。(本报记者 邵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