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力重点产业保供应促生产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扎实
2022-08-02 08:05:43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火热的夏天,火热的广州产业生产线。

广汽集团5日发布产销快报,6月汽车生产和销售增长均超过四成,上半年生产了115.17万辆汽车,卖了114.99万辆,全年增长15%的业绩可期。

随后召开的2022年中期工作会议暨销售调研总结会上,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直言,上半年汽车产销创造成立以来少有的远超行业的发展水平,广汽集团要为下半年经济回暖做好充足准备,主动发挥“链主”功能,提质增效。

汽车作为广州支柱产业,这家市属国企的发力,正是广州聚焦重点产业保供应促生产的缩影。

广州近期发布经济“半年报”,经济企稳恢复态势彰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

当前,广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担起广州责任、展现广州作为。重点产业保供应促生产,将为广州积蓄强劲动力。

工业经济向好筋骨壮实

最近的广汽集团,“自转、公转”发力不小,“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是关键词。

6月,广汽埃安表现惊艳,生产汽车23,786辆、销售24,109辆,分别同比增长194.9%、182.4%,稳占新势力纯电车型销量榜首。

上半年,4月交付破万辆、5月重上2万辆、6月销量首破2.4万,在新冠肺炎疫情、原材料上涨和零部件短缺影响下,广汽埃安卖了10万辆汽车,在新能源车销量榜单取得领先。

在供应和生产日渐恢复的基础上,广汽集团近期密集向广州新支柱产业——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庆洪透露“广汽自己造动力电池”的消息,当即引起社会关注;广汽埃安A轮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项目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预挂牌,未来上市后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第一股;广汽集团与上海商汤科技签约,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园将在今年内建成。

广州市统计局分析认为,作为工业中流砥柱的汽车制造业韧性足,将带动广州工业生产逐步改善。在新能源车赛道上,广汽埃安等造车新势力一直表现强劲,引领上半年全市新能源车实现产值同比增长94.7%。当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200多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庞大的经济总量、人口基数、市场空间,将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汽车产业仍将支撑广州工业行稳致远。

在汽车产业“保稳”之外,同为新支柱产业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助力“提质”,技术含量较高的医药制造业上半年同比增长35.6%,成为拉动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的主要动力。

7月23日,一场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该区是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阿斯利康、省市政府部门等产、学、研、政四方热议,意欲合力贯通创新研发、转化落地和临床应用全链条流程,以应用促产业“提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先导区。

目前,广州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上市企业达47家,培育出药品、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医学检验、药物临床评价等5个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提质”前景可期。

与此同时,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的新型显示产业凸显集聚效应,2021年底,全市有规上新型显示制造企业440家,年产值规模超200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有5家,2022年上半年,新型显示产业重点产品显示器产量增长24.3%,其中平板显示器产量增长20.9%,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折射出广州已初步形成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效应优势,新动能支撑作用得到增强。

总体来看,广州制造业高端化进程步伐快,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6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一直领跑,随着重点行业补产增产、支柱产业保稳提质,广州工业经济向好的筋骨将更加壮实。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扎实

“疫情是企业获得新生的转机,大家都重新回到新起跑线。”正佳企业集团副董事长、CEO谢萌在接受广州市工商联“新穗商”调研时直言,只要在困局和反思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就能够保持和创造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

在二季度超预期因素影响下,正佳集团3月、4月营收出现下滑。面对影响,谢萌很冷静,他认为正佳集团30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轮战略转型,从传统房地产开发转型地产商业化、建成超级购物中心,又从购物中心转型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次转机,正是第三次战略转型的良好契机,从现在往后看20年,正佳要成为受技术和数字驱动的创新型企业。

在谢萌看来,疫情很大程度改变了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传统服务业企业必须打破自身局限,更新互联网产品和工具,用客户视角创造他们需要的商品。

正佳已经组建了200多人的数字化团队,参与了北京路项目数字化改造、白云机场项目数字化改造,参与创建加油站支付体系等,在商场业态之外,正佳正在探索一条科技创新之路。

同样在天河区,广州创建数字金融标杆城市,正在此“搭起”数字底座。

“耗时”两届金交会,广州完成数字金融“一室一台一园”布局,依托“一室”中大湾谷风险管理技术实验室进行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转化,打造“一台”广州地方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金融创新,建设落户天河区的“一园”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作为大湾区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基地,成为广东加快建设数字金融创新示范体系和基础设施、创建数字金融标杆城市、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重要举措。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秀彬表示,广州下一步将有条件积极打造一个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数字金融标杆示范项目,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重要抓手。

可见,不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还是新兴产业的拓展,广州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日益扎实。

广州现代服务业2022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6545.30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8.6%,比2021年末提升1.1个百分点。金融业运行稳健,疫情以来一直发挥稳定拉动作用,上半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

值得欣喜的是,高端专业服务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人力资源服务、工程技术服务、广告服务等3个年营业收入在5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城市产业综合配套功能和集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广受疫情影响的现代物流业表现依然亮眼,营业收入近三年来一直保持近20%的增幅,今年1—5月实现营业收入1287.60亿元,同比增长19.1%,广州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初具成效。

放眼下半年,广州持续抓好稳链补链强链工作,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把握“利”的因素,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稳中求进值得期待。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

发挥区位优势

完善产业分工

面对二季度以来不少超预期因素,当前广州经济运行正在企稳恢复,不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下一步,广州如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担起广州责任、展现广州作为?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昨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从区位优势和产业分工角度,分析广州积蓄产业动力,实现发展目标的潜力。

南方日报记者苏力

“广州先进制造+香港专业服务”优势明显

“广州产业链有韧性、有竞争力,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下,产业链优势明显。”张光南认为,从产业分工看,“广州先进制造业+香港专业服务业”互补优势突出,目前穗港合作已经涌现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等一批合作主体,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软”实力迈向国际一流,“硬”设施日益互联互通。在张光南看来,一方面,广州是国际知名的“千年商都”,具有与国际经贸中心相配套的空港、海港和路网基础设施优势,以及广交会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贸平台;另一方面,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基础设施网络枢纽优势明显,经南沙到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内地8市和香港、澳门,皆可一小时通达,有利于进一步打通产业与创新“通道”。

广州产业腹地纵深广阔,也为进一步稳链强链补链积蓄后劲。“广州拥有泛珠三角内陆连接枢纽的优势,具备极好的空港基础、海空港联动优势、覆盖华南五省和联通粤北地区的物流中转条件,更应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张光南表示。

牵头开拓“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新通道

“家底”雄厚的广州,如何抢抓机遇加快产业链升级?

“从外部看,广州应牵头‘一带一路’沿线园区国际合作,引领区域合作新模式。”张光南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和枢纽能力已达到世界级水平,广州要依托国际经贸中心影响力和区域行政中心地位,鼓励开发类企业联合港澳资本走出去,开拓区域合作新通道。

从内部看,张光南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海空港联动功能,创新贸易业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完善联通泛珠三角的物流体系,促进物流体系和贸易业态的全方位升级,引领内陆发展;另一方面,依托穗港合作示范区,吸引香港科研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到广州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合作,推进穗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其中,南沙城市副中心建设或将成为激活湾区发展的重要支点。张光南认为,可向南沙新区疏解广州中心区的部分功能,扶持灵山岛尖、明珠湾起步区建设。

“广州还应尽快落实穗港合作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试制度、创格局。”张光南建议,要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重点研究粤港澳合作中的制度创新和政策保障措施,打造2—3个穗港澳合作标志性成果,形成良好的跨境区域合作氛围。在此过程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升级。

■一线实践

广州轻工打出“组合拳”

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在广州轻工集团旗下炜鸿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新上线短短数月的2800T注塑机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单件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明显提升。“这是我们从‘制造’转向‘智造’的关键一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制造能力。”炜鸿科技相关负责人说,该产线是技术人员多年累积的研究结晶,目前专家们正不断优化产线,推广到其他设备上。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有了这条新产线,今年上半年,炜鸿科技产值同比增长10%,生产更加稳定有序。

作为广州市重点国有企业,除了“强智造”,广州轻工集团及旗下多家公司多管齐下,展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其中7户企业实现规模、利润双增长。这些企业聚焦保供应促生产,推动强链稳链补链,不断助力增强广州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老字号”鹰金钱嗅觉敏锐,搭上互联网快车焕发新活力。“坚守老字号,不意味着一成不变。”鹰金钱董事长郑坚雄表示,要严控产品质量,开拓创新,用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提升产品的内在竞争力,这也是国企产品自信的根源和立足点。

如今,鹰金钱已建立起新品快速孵化机制,推出源气糖水、自加热汤等新产品线,储备完成40个预制菜产品,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6%。此外,通过渠道挖潜、制造升级,鹰金钱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70%。

年逾花甲的体育用品“大户”双鱼公司则不断强化工业设计,创新推出的乒乓球发球机成了行业“爆款”。除了大力打造乒乓器材以外,双鱼还同步发展羽毛球类产品和足篮排三大球产品,布局体育器材、体育服务、体育服饰三大核心产业,打造“一主两翼”产业互动新格局。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2.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8%。

实现稳链强链补链,不仅要向内激发动力,强化产品创新与制造升级;也要向外整合资源,推进专业化运营。广州轻工通过重组三角公司,打造智能家电专业运营平台,推动“三角”“钻石”深度搭建线上运营商体系。上半年,三角电商渠道GMV同比增长30.7%,钻石电商渠道GMV同比增长41.5%。

同时,广州轻工还整合成立大新公司,焕新金银首饰、文创业务。上半年,设计研发172款新品,建设门店7间,进驻广州图书馆、正佳广场、白云山等热门商旅地点,公司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倍。

老字号与新力量“八仙过海”,推动广州轻工集团实现稳增长。今年上半年,该集团营收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1%;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3%,在地工业投资完成年度进度75%;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增长28.9%;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7%,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39%,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0%。(南方日报记者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