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厦多举措提升文化服务供给 以文化优势引领经济优势
2022-08-23 08:04:07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塘厦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与深圳毗邻,与深圳的经济文化产业联系非常紧密。塘厦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全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文化优势引领经济优势,更好地推动塘厦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城市的根基和灵魂。近年来,塘厦镇以“惠民、便民、乐民”为宗旨,创新打造了创业者文化节、敬老月、文化精品周汇演三大文化品牌,均为主题突出、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积极推进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文旅体育事业创新发展。

搭建梦想舞台▶▷

让打工音乐爱好者越唱越红

延续了16届的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数十万劳动者由此圆梦舞台,塘厦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越擦越亮。时间回溯到“同饮一江水”2019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年度总决赛现场,来自东莞赛区的李静在塘厦体育馆大放异彩,凭借出色的发挥荣获冠军。那一届比赛,总共历时5个月,全省共设12个赛区,共举办了100多场赛事,近8000名选手报名参赛。

拿下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冠军,对李静而言意义特殊。“未来,我将保持初心,继续冲刺更大的舞台。”她认为,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的举办,给草根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展现自我、成就梦想的平台。而李静展现自我、成就梦想的平台——“同饮一江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它的前身就是塘厦“越唱越红”歌唱大赛。

2006年,塘厦创办“越唱越红”歌唱大赛,为外来务工人员打造全新的梦想舞台。大赛从最初东莞市塘厦镇专门服务打工群体的文化品牌活动,发展成为如今覆盖整个广东省的大型歌唱比赛,每年全省12个地级市同时铺开赛事。大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是数十万人的圆梦舞台,累计1200多场次活动输送到基层,受惠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

“同饮一江水”为何长盛不衰,核心关键在于赛事的常办常新。塘厦镇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近几届比赛为例,2017年,大赛组委会大胆创新赛制,弱化评委的现场评判功能,强化导师指导作用,评委化身为参赛选手的音乐导师;2019年,大赛首次采用“专家评委+嘉宾评委”的模式;2020年,大赛搭建一个展示选手风采的线上云平台专题页面——“广东劳动者云开唱”展播平台,选择比赛中的优秀选手进行展示,海选、周赛、月赛统一采用“线下现场比赛+录制+线上推广、展播”的方式进行……每一届歌唱大赛,或多或少,总有新变化、新气象、新亮点。

源源不断的活力注入,逐步丰富的活动内涵,令大赛的娱乐性、参与性与影响力日渐增强,始终给人以新鲜感,深受群众欢迎。“同饮一江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举办16年来,发掘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平民歌手,先后荣获“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品牌”、“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等称号。近5年来,塘厦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700多场次,塘厦各社区还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平台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50多场次。

健全非遗传承体系▶▷

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涌现

今年4月,塘厦龙形拳被列为省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展现省级非遗项目龙形拳的魅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非遗项目相互交流学习,8月8日,塘厦龙形拳(省级非遗项目)武术交流演出在塘厦第一小学举行。

一直以来,塘厦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开展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申报、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进校园、参加比赛等措施,使得非遗保护工作硕果累累。

塘厦龙形拳第三代传承人林效明表示,他自小热爱武术,17岁开始跟莲湖村第二代传承人林国祥学习龙形拳武术。后来他自己又授徒,造就第三代、第四代传承人。2011年,塘厦在莲湖特成立了龙形拳传承基地,林效明担任负责人兼总教练,培养第五代队员,他曾多次带领传承队员,到香港、广州、佛山、惠州、深圳、北京和在邻镇组织龙形拳交流演出和各种比赛。

“只要你有兴趣,不管你多大,不管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只要喜欢都可以来学。”林效明说,龙形拳是林氏秘传,有很长一段时间非林姓不外传,甚至还有传男不传女的风俗。然而,为了让龙形拳能够传承下去,林效明决定打破“非林姓不传龙形拳”的陈规,从2011年开始招收对龙形拳有兴趣的人,希望龙形拳得到传承。目前,莲湖龙形拳训练基地有队员50人,基本以青少年为主,全部都是免费教学,同时也吸引了一些老人和小孩,其中最小的仅5岁。

目前,塘厦镇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个,发掘了舞麒麟、舞龙、舞狮、龙形拳、莫家拳、客家山歌等一大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有效保护和创新性传承,塘厦舞麒麟和龙形拳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塘厦客家山歌、塘厦盒篮编织技艺、传统红木家具制作技艺被评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不仅是龙形拳,客家山歌也是塘厦的特色文化项目。龙背岭是塘厦一个客家自然村落,客家山歌传唱已有百年历史,其客家山歌歌音调独特,有别于清溪、凤岗等地,其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2010年,客家山歌(塘厦镇)被列入东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龙背岭社区成立了客家山歌传承基地。

廖小连是塘厦客家山歌第三代传承人。她介绍,塘厦客家山歌兴盛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代传承人叶粦香是龙背岭区域客家山歌带头人,自编歌谱、擅长五句板客家山歌。在1970年初期,叶粦香的主要传唱方式,是召集本地村民,即兴编唱、手抄歌本。他熟记几百首传统山歌,打竹板更是一绝。在龙背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广场、榕树头下都是客家山歌传唱场所,叶粦香精心教唱,不分男女老少,都能领悟叶粦香唱山歌技能。而廖小连就是跟随第二代传承人郭妙玲学习塘厦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有浓厚的客家色彩,深受客家人的喜爱,特别是海外客家华侨更是把客家山歌当作思念故乡、回忆乡情的一种形式。”廖小连表示。

打造文化新亮点▶▷

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为紧跟全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步伐,深度融入莞深发展格局,今年,塘厦镇深入实施“文化强镇”发展战略,将通过举办创业者文化节,开展优秀创业者评选、创业者原创歌曲征集、流行音乐会、惠民艺术普及行动等系列活动,丰富广大在塘厦创业者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其归属感,激发创业热情,吸引更多人才到塘厦创业发展。

除了创业者文化节,塘厦还举办敬老月系列活动。2021年起,塘厦镇开始举办敬老月系列活动,着力为全镇老年人送温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进一步传承弘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推动全镇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吸引人眼球的是文化精品周汇演。塘厦镇将通过举办文化精品周汇演,进一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多角度展现近年来塘厦镇在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打造文化新亮点,培育文化新品牌,不断提高塘厦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除了以上三大文化品牌活动外,塘厦镇还针对群众文化需求,举办好“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活动、省级非遗龙形拳展演、创意手机摄影、儿童绘画采风创作公益培训、读书节等一系列活动,不断优化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让文化成为凝聚民心的力量。

今年,塘厦镇围绕镇委建设文化强镇的工作部署,立足惠民理念,做实文化事业,以“品牌3+N”的模式,大力打造创业者文化节、敬老月、文化精品周汇演等三大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水平、多样化、常态化文化服务。

接下来,塘厦镇将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推进文化强镇战略,实施文化品牌“3+N”工程,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开展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办好第十八届读书节活动。此外,塘厦镇还将全面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做好革命文物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力打造若干个突显塘厦人文特色的市民公园。(●南方日报记者朱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