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在县|河南省县域经济运行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6-01 17:09:03 来源: 中原经济公众号
关注河南热线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城乡连接、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河南省县域的数量大、地域广、人口多,截至2022年,全省拥有县(市)102个,县域共有国土面积14.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4.37%;第七次人口普查年县域常住总人口为6754.57万人,占到全省常住总人口的68%。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全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而且关系着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实现程度。近些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与载体,作为提高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重大举措加以推进,使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劲头,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河南的县域经济如何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并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起高原”、展新姿,在省域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中形成更加有力的支撑力量,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分析


(资料图片)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财政实力弱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迅速,从GDP总量来看,2021年全省县域GDP总量约为35156亿元,比2008年的12136亿元增长190%。从GDP增速来看,2008-2021年全省县域GDP总量一直保持正增长,其增速演变围绕河南省GDP增速上下波动,整体趋势呈现为增速减缓。2021年县域GDP增速①为6.7%,高于河南省GDP增速0.4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2021年全省县域人均GDP②为51642元,比2008年的17177元增长201% 。从人均GDP增速来看,2008-2021年县域人均GDP增速不断波动,但大体趋势与河南省人均GDP增速保持一致,增速整体呈现放缓趋势。2021年县域人均GDP增速③为7.2%,与河南省人均GDP增速持平。

县域财政收支不断提升,但占全省财政的比重仍然过低,财政实力弱小,自给率低,且人均财力较全省水平也有明显差距。从财政收支来看,2021年全省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786亿元,比2008年的370亿元增长383%,占河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1.1%;2021年全省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4560亿元,比2008年的1043亿元增长337%,占河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3.8%。从财政自给率来看,2021年县域财政自给率为39.2%,2008-2020年县域财政自给率演变趋势大体与河南省财政自给率一致,但多数年份都低于全省8-9个百分点;2021年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降低,财政自给率提升至39.2%,较全省财政自给率低2.5个百分点。从人均财力看,2021年县域人均预算收入④达到2640元,比2008年的521元增长407%,占河南省人均预算收入的60%;人均预算支出达到6745元,比2008年的1470元增长359%,占河南省人均预算支出的64%。

(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粮食产业地位突出

从三次产业占比来看,县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2021年全省县域一产占比13.6%,二产占比42.8%,三产占比43.6%。从三产结构演变趋势来看,2008年以来,全省县域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2013年以前二、三产业占比基本保持平稳;2013年以后三产比重开始不断提升,二产比重不断下降,至2020年县域二、三产占比基本持平,2021年起三产占比首次超过二产,呈现“三、二、一”结构。

从粮食种植情况来看,2021年县域粮食种植面积13990万亩,较2008年增长10.1%;县域粮食总产量5685万吨,较2008年增长11.4%,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7%,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33%;县域人均粮食产量1683斤,较2008年增长18.5%,较全省人均粮食产量高359斤;县域亩均粮食产量406公斤,较2008年增长2.5%,高出全国亩均粮食产量4.9%;全年粮食产量超100万吨的产粮大县有滑县、太康县、永城市、唐河县、邓州市、郸城县、固始县、商水县、上蔡县、息县、夏邑县、濮阳县共12个县(市),其中滑县、太康县、永城市、唐河县粮食产量超过130万吨,滑县超过150万吨。

(三)居民收入提升,社会消费需求不足

近年来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社会消费需求相对全省较为薄弱,社消零总额占全省比重较低,人均社消零与全省水平差距较大。

从居民收入看,2021年河南省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⑤为23917元,比2017年的17533元增长36.4%,占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7年的86.9%逐步增加到2021年的89.2%。从居民收入增速看,2021年全省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8.6%,高于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

从社消零总额来看,2021年河南省县域社消零总额⑥为12708亿元,比2008年的3132亿元增长305.7%,占全省社消零总额的比重仅为52.1%。2021年县域人均社消零⑦达到18792元,仅占河南省人均社消零的76.2%。

(四)要素投入持续加大,经济活跃度有所减弱

近年来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总额持续加大,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突出。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河南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20年达到35241亿元,占河南省比重为65.9%;从增速⑧来看,2020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高于河南省0.5个百分点。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全省县域2010-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不断提升,2020年达到3386.5亿元,是2010年的654.3亿元的近5.2倍,占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6%,占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43.5%。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来看,县域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波动幅度大于全省,2020年县域增速为10.8%,高出全省6.5个百分点。

存贷比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反映金融在地区的经济活跃度及发展中的贡献。从金融业发展看,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全省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整体存贷款余额总量、人均存贷款与全省水平差距较大,存贷比过低,经济活跃度较弱。2021全省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34324.6亿元,占河南省的41.6%,占比较2008年提升4.3个百分点;2021年全省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19544.5亿元,占河南省的28.1%。从存贷比来看,2021年全省县域存贷比为56.9%,低于河南省27.3个百分点。2008-2021年,河南省县域存贷比始终低于河南省存贷比,且近年来差距不断拉大。从人均存贷款余额来看,2021年全省县域人均存款余额为54721元,占河南省人均存款的65.6%,是2008年8025元的6.8倍;2021年全省县域人均贷款余额为31158元,占河南省人均贷款余额的44.3%,是2008年3815元的8.2倍。2008-2021年,县域人均存款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但人均贷款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提升较慢,人均存贷款的差距也逐步拉大。

(五)人口外流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

近些年来,县域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县域人口流失率不断上升,且明显高于全省人口流失率。2020年县域户籍总人口占全省户籍总人口的76.2%;常住总人口占全省常住总人口的68%,县域人口流失率22%,高出全省人口流失率8.2个百分点。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县域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9.38%增长到2020年的45.56%,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相对仍然较低,低于202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10.9个百分点。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经对相关经济数据的梳理与分析可看到,我省的县域经济尽管在近些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差距,在当前,影响我省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非农产业的支撑力不足

产业结构是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非农产业发达,在产业构成中占比大,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河南省的多数县(市),长期以来都属传统农区,农业所占比重大,非农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工业化进程比较迟缓,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严重制约,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尽管在发展农业的同时,非农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再从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内部结构看,河南多数县域的产业层次比较低,食品加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的比重大,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育不足,且企业的数量不多,规模偏小,具有带动力强的大型及特大型的集团型龙头企业较少,且产业集聚不够,使县域工业化水平长期处在较低水平。

(二)县域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地理区位等的差异,使河南省的县际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平衡现象,这就对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产生了一定制约。在经济体量上,河南省县域之间在经济总量上存在很大差别,有些县域生产总值超千亿,但也有些县(市)刚刚过百亿。从2021年对全省102县(市)生产总值排序来看,位次在前五名的有新郑市、中牟县、禹州市、巩义市、长葛市,位次在后五名的有修武县、义马市、卢氏县、台前县、安阳县。前五名县(市)生产总值为5445亿元,后五名县(市)生产总值为664亿元,占前五名总量的12.2%。在发展水平上,河南省众多县域中,排除人口数量和区域面积等造成经济体量差异的因素,人均创造财富的差别也反映出县域发展水平的差别。从2021年对全省102县(市)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序来看,位次在前五名的有长葛市、巩义市、义马市、淇县、新郑市,位次在后五名的有濮阳县、上蔡县、内黄县、鲁山县、安阳县。其中排名前五的县(市)中,2021年人均GDP均在90000元以上,排名第一的长葛市人均GDP达到116167元,是排名末位的安阳县14829元的7.83倍。

(三)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不足

资金、人口资源等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条件,其保障能力的强弱,可直接影响到县域的发展能力与水平。河南省县域的产业发展存有要素供给不足与弱化等问题。在资金层面看,从县域存贷比看,河南县域的存贷比整体远低于沿海省份,到2021年,河南省县域存贷比低于江苏省31个百分点。从企业融资上市看,2021年末河南省县域境内上市公司个数为29个,且分布较为分散,除巩义市拥有3家,长葛市、西峡县、内乡县各拥有2家外,其余涉及县(市)均仅有1家上市公司。河南省县域上市公司总个数甚至敌不过江苏省单个县域,上市企业数量的不足,也就很大程度上映示出社会融资能力的不足和资本市场支持的乏力。

在人口层面,从人口流失情况看,2020年河南省县域流失人口达1931万人,户籍人口流失率达22%。就县域经济发展来说,人口的流失,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队伍的弱化,进而也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形成更大的挑战。

(四)缺乏大城市的强力带动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的主要承载体,是人才、资金等产业要素的主要聚集地,其经济资源及科学、教育、卫生等社会资源丰厚,是带动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从国内外区域发展实际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推动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只有通过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强力带动才有可能很好地实现。河南地处在中原腹地,所在区域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少,对县域可产生较强带动的大城市仅有1个特大城市、1个大型城市,分别是郑州、洛阳。河南省的县域多数远离大城市,接收城市带动力的程度较低,且自身拥有的经济与社会资源又不多,这就形成了发展上滞后状态。

(五)创新发展能力较弱

近年来,尽管我省县域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有很大提升,但制约县域科技进步的一些因素依然存在,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比,仍存有较大差距,科技力量与创新能力的不足,现已成为影响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科技资源薄弱。在河南的绝大部分县域没有布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数量少,特别是缺乏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业类科研院所;与科技研发相关的新型科技平台,也存有创建步伐不大,且数量偏少、层次不高、等级较低等问题,这都可使地方的经济增长失去强力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县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省绝大部分县(市)没有科技中心和科普场馆。多数县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也不完善,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企业技术中心。县域专利等知识产权拥有量少,大部分的工业企业至今还是零专利。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不完善。多数地方农技推广机构不健全,个别乡镇农技站推广手段落后,基础设施、基本条件较差。一些县(市)的农业科研机构现也多数由于科研人员少、经费不足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四是科技人才不足、素质不高。县域科技人员数量少,科技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从事科研、工程技术的人员严重短缺,目前,县域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不足10%,企业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职工总人数不足1%,远不能满足二、三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人员的素质看,多数县域科技人员的学历层次低,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数量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且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致使一些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加快河南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河南省委作出的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面对新任务、新征程,使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补短板”、“成高原”,更需进一步发挥优势、抢占先机,以强劲的发展势头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添重彩、做贡献。对此,应采取以下的对策措施:

(一)实施分类推进,打造“千亿”强县

要依据全省102个县(市)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合理定位、分类推进,促进其因地制宜地错位发展,彰显出县域特色。一是突出特色,系统推进。按照不同类型选择代表性县域,如典型农区、典型工业化区域、典型旅游等区域,以前瞻30年的眼光,以2035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以县域现代化为指向,以建设、农耕、生态国土利用“三条线”为遵循,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等都纳入其中,系统研究,统筹规划,制定方案,分步实施,取得经验,为其他县域现代化提供示范。二是依据县域的不同特点明确发展重点。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市)要按照城市主环的功能定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功能配套,实现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省直管县(市)要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规划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在小城镇发展上,对于具有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的乡镇,可以重点打造一些特色功能的产业小镇。三是着力开展“千亿县”打造工作。经济大县、强县,对整个县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借鉴江苏及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成功做法,下大力气培育并做强一批生产总值超千亿的经济强县。要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参照,优先选择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创新驱动对产业作用强、影响深,结构变革需求强度大的县域,如巩义、新郑、长葛、长垣等县(市)开展“千亿县”的打造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在环境容量、土地指标、项目数据等产业要素方面给以倾斜和加大支持力度,以提升河南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能力与水平。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强化产业支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拉动消费,畅通经济循环的必由之路,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又是做强产业的题中之意。对于县域经济来说,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作为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抓紧抓好。一是着力推进工业强县建设。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产业结构优化的着力点真正放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上,促进县域工业快速增长。各县要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立足自身特色优势,统筹好与周边中心城市的配套,谋划好未来一个时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培育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一定技术含量的主导产业。特别要重视引进与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用新业态抢占区域工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要加速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催生与做强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坚持用智能化、智慧化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强县是河南多数县域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要依据县域经济农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促进现代畜牧、水产业和特色种植业发展。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园区,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三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打造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协作。充分发挥各地开发区和各类产业园区的载体作用,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并做好补链、延链工作,形成集群效应。在有条件的乡镇街区,建立产业园区,为发展中小微企业提供空间。四是,突出县城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作用,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县城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进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乡发展新体系。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合理促进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县域聚集,培育出一批新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源,统筹推进新城开发和旧城更新,让全体居民共享城市宜居宜业的发展成果。同时,坚持城镇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增强容纳产业要素的能力,形成产业发展高地。

(三)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会提升装备的质量,也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生产要素的产出能力发生质的飞跃;通过先进科技方法,还可大幅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和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必须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一是树立创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大力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制定和完善县域经济的各县的创新规划、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出一流的创新生态与环境。二是为有效解决创新资源不足、创新空间有限、创新生态较差的难题,切实整合重组科技资源,做到以工业为主阵地,以高新区及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区域内外的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实现国家、省、市、县创新政策的协同整合,为创新驱动支撑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围绕区域的重大重点产业的链式拓展和资源综合利用部署创新链,对其关键的技术难题,要组织高校、院所及跨区域的科研单位进行科技攻关,并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科创优势。同时,要大力引进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来区域内设立科研开发基地及科研示范区,在重大产业领域,可建立不同层次与类别的研发平台,为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坚实的支撑。四是构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用真金白银激励企业、科研团队与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开放,最大动力也在改革开放,对此,必须要继续做好深化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一是继续深化各类改革。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这是推进发展的基本制度基础,必须长期坚持。特别要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体系、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在行业准入、资质标准、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各类性质企业一视同仁。深化农村改革,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县域经济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富民强县改革,把省市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部分使用权限直接下放到县一级,选择符合条件的县(市),赋予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让县(市)有更大的自主权。二是大力推进开放发展。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县域经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重点要用全球化的视野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和掌控开放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引进外资外企等多种形式的外向型经济,促进县域发展扩视野、上水平。要加大开放招商的力度,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主动沟通对接,精准定向招商。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完善奖励办法,打造专业招商队伍,以扩大招商效果,在产品进出口及开展商贸活动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完善开放平台载体,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功能性口岸,设立保税窗和出口监管窗,提升县域开放型经济承载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顺应城镇化大趋势,树立城乡一盘棋的理念,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为重点,在城乡规划布局、要素资源配置等领域,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针对县域重关系、重人情的熟人社会的特点,把法治社会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方面为企业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推进政务流程改造,提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改变过去“凭关系、拼人情”的不良风气,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县域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促改。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软实力。

(五)强化要素供给,加大政策保障

资金、人才等产业要素供给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支持。要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加强金融支持,放大金融功能,加大企业融资步伐,培育壮大上市企业。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加大对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及重大项目的支持;降低融资门槛,鼓励开发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从多方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活水。二是全面加强县域人才建设。坚持人才引进和自己培养相结合,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不断壮大各类人才队伍,尤其是紧密重大产业和重大创新领域,通过柔性引进等多种途径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研骨干、技术骨干,并形成团队优势。建立有效的薪酬体系,切实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与福利待遇,千方百计营造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解决好就业创业和工作、生活上的各种难题,使人才在经济发展上有地位、有奔头、有劲头,能发挥出应有的能动作用。特别要注重青年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敢于让他们在经济主战场担负重任,施展才华。依据县域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的实际,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要有计划地开展高层次系统性培训,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把县域经济建成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输出基地。按照河南省委提出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发展要求,切实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技能型能工巧匠的教育培训。做好劳务输入地转移就业的服务工作,强化劳务品牌建设,培育与提升县域经济劳务的美誉度与影响力。抓好就业创业的回归工程。畅通农村本土人才回乡干事创业渠道,大力引导农村本土人才主动回报家乡,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的发展要求。特别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伍军人、退休干部等人员回乡创业兴业。三是增大政策支持力度。对农业的政策扶持,要有清晰完整的政策体系,重点将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有利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倾斜,向农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倾斜;对科创型企业要在相关的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加以扶持。鼓励、支持省内外大型企业在县域经济投资设立子公司、分公司,重组或并购现有企业;鼓励支持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到县域经济设立分支机构或教学科研基地,并在用地和财力的保障上给以大的政策支持。

①县域GDP增速是按照每年县域GDP总量计算得出的名义增长速度(即不排除价格因素)。

②县域人均GDP是采用总量法计算,由县域GDP总量/县域常住总人口两年平均数得出。

③县域人均GDP增速是根据县域人均GDP计算得出。

④县域人均预算收入采用总量法计算,由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县域常住总人口得出。

⑤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采用各县公布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常住人口之和,再除以当年全省县域常住总人口得出。

⑥县域社消零总额为各县(市)社消零总额之和。

⑦县域人均社消零由县域社消零总额/县域常住总人口得出。

⑧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根据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计算得出。

供稿人: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执笔人:周立、赵岩)

来源:中原经济公众号

责任编辑:hN_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