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计划“十四五”期间引进培育10万名青年人才 培养建立本土人才库
2022-07-27 08:02:55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5月,梅州按照“1+N”架构体系优化制定人才政策,印发主文件“1”——《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梅州“人才振兴16条”),明确提出要实施“青梅计划”“鸿雁计划”“宗匠计划”“金谷计划”“桂竹计划”五大人才发展计划。

7月21日,梅州召开“人才振兴16条”暨“青梅计划”政策发布会。优化调整后的人才政策,可圈可点。

字里行间,每一项政策举措均可窥见人才振兴是梅州发展之需,是苏区振兴之基。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从过去到当下,从当下到未来,梅州“寻觅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不会变,“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的思路不会变,“培养人才各尽其能”的目标不会变。

以人才振兴赋能苏区振兴,梅州“人才振兴16条”暨“青梅计划”政策聚焦哪些重点,欲破解哪些难题?南方日报记者就此进行梳理,寻找梅州红色苏区绿色发展的“人才密码”。

求才

“梅州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

“来了就不走了。”嘉应学院教师张月春是新梅州人,2021年初通过人才引进计划从辽宁来到梅州,她的丈夫随后也到了梅州工作,“切身感受到了梅州对人才的重视与关爱。”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红色苏区绿色发展,不是喊在嘴上的一句口号,不是躺在计划书上的一行字句。梅州苏区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

“今天的梅州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望人才。”发布会上,梅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利文的话语简洁明了,指向明确:梅州将拿出爱才敬才、求贤若渴的最大诚意和热情,竭尽全力为人才提供高效服务。

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当前,梅州正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众多机遇。能否抓住这些机遇,实现梅州红色苏区绿色发展,关键在人才、核心在人才、动力也在人才。

然而,据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梅州全市户籍人口544万,常住人口387万。全市各类人才52.16万人,仅占常住人口的13%,且结构不尽合理,高级职称以上仅1.5万多人,博士只有430多人,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屈指可数。

人口总体外流、人才吸引力不强,是梅州当前的现状。深究其因,既有地理区位原因,也有珠三角的虹吸效应等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发展的问题。

人才问题是一个地方发展不可回避且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梅州正视差距、找准差距,努力缩短差距。

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

年初,梅州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梅州市情、准确定义人才、认真梳理政策,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全面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处理好引、育、留、用的关系,着力解决‘人’的问题。”不久前,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就如何补齐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短板问题做了深度解读。

谁是人才?梅州的回答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梅州“人才振兴16条”明确提出梅州将实施“青梅计划、鸿雁计划、宗匠计划、金谷计划、桂竹计划”五大人才发展计划,将招才引智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释放出梅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烈信号。

“鸿雁计划”提出,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给予项目经费、生活补贴支持。

“金谷计划”则将“吸引乡贤侨胞、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干事创业、投资扩产”纳入其中。

相较于此前实施的人才新政“20条”、博士人才引进“黄金八条”等政策,梅州“人才振兴16条”对人才的定义更加广泛。

“既重视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又不唯学历、不唯职称。”梅州市委组织部人才管理科科长叶裕锋介绍。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梅州人口外流、青年人才减少等问题,“青梅计划”提出设立人才落户奖,不管是外地人才来梅,还是现有梅州户籍人才回梅、本地院校当年度应届毕业生留梅,均可申请。

“对35周岁(含)以下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新落户梅州并在梅企业(国有企业除外)就业或自主创业,符合相关条件的,按博士、高级职称人才3万元,硕士研究生、高级技师2万元,本科、技师5000元,大专、高级工2000元标准给予落户奖励。”梅州市人社局局长黎红英介绍。

引才

引导青年人才

往企业流动

从“1”到“N”,不少人会问梅州五大人才发展计划为何首推“青梅计划”?从一组数据或许可以窥见:梅州6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五分之一,比重全省最高。

青年人才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潜力、活力和希望所在。立足实际,梅州发展迫切需要“新鲜血液”。

刘彬彬,梅州兴宁人,在入职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下称“科伦药业”)前,一直都在外工作,“后面经过了解,发现梅州有些企业的薪资并不差,工作环境甚至比珠三角的还好。”

再三思考,刘彬彬回梅加入科伦药业。在这里,95%的员工都是梅州本地人,多以青年人为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国内抗疫物资紧缺之际,科伦药业仅花10天便完成了84消毒液项目的立项、研发、生产、上市等流程,背后便是青年人才力量的支撑。

积蓄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梅州大力实施“青梅计划”,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引进培育10万名青年人才,集聚优秀青年在梅州就业创业。

“人才可通过申领安家费、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以及申请入住人才公寓或单位宿舍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梅州市住建局局长李宏介绍。

翻阅“青梅计划”,五大特点跃然纸上:一是“留梅”“回梅”同步推进,二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推进人才工作放权松绑,四是坚持“外引”与“内培”两手抓,五是坚持“就业创业”与“成长成才”两促进。

就梅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各种新兴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人才偏少的难题,“青梅计划”突出产出思维导向,对原有急需紧缺人才和“博八条”政策作了优化调整,引导人才往企业流动。如:

人才落户奖只奖励落户梅州企业和自主创业的人才,企业引才补贴高于非企业单位,支持企业人才提升学历、晋升职称,将住房保障范围拓宽至企业人才;加大就业创业补贴落实力度,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就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且缴纳社保6个月以上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一次性基层就业补贴5000元;

上年度纳税前10名的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每年可自主推荐1—2名新引进人才同等享受相应待遇;

……

以一个非急需紧缺类的本科生为例,若其在梅州企业(国有企业除外)就业满3年、并且符合相关条件下,其最高可以领取5000元的人才落户奖、5000元的基层就业补贴、1.8万元的租房补贴、2万元学费补助、5000元职称补助,总共奖补5.3万元。

“这与梅州发展实体经济是密切相关的,是符合梅州今后发展需求的。”业内人士分析,“青梅计划”有利于推动梅州形成“人才链”,既有领军人才、尖端人才,更有各方面相配套的专业人才团队。

除了给就业者奖补政策,“青梅计划”还为人才工作放权松绑,给予一定条件的企业引才自主权,谁是人才企业说了算。

“编制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目录,目录内企业自主新引进人才可同等享受待遇,并且企业类新引进人才享受生活补贴比同等层次非企业类、国有企业新引进人才多9万元。”梅州市工信局副局长陈梅生说。

育才

培养建立

本土人才库

“外面的不愿来,还是要靠本土培养。”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梅州)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范广红认为,当前梅州不少企业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离不开智能化生产,更离不开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如何解决内外人才之困?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梅州)食品有限公司采用人员外派、劳务派遣等形式补技术工人的短板,同步实行“师傅带徒弟”机制,培养本土技术人员。“接下来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把人才队伍建好用好。”范广红说。

当前,梅州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工业强市,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本土人才需求量大、种类多,缺口大。

远水解不了近渴,梅州早就意识到,在强化人才外引的同时,还要把重点放在人才内育上,在引和育中激发梅州人才活力。

换言之,于梅州而言,引才是必要的,但终非长久之计。

“从外地招兵买马已不能满足本地企业需求,当务之急要从源头培养,就地就业。”在电声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建议中,丰顺电声行业协会会长、泰昌电声原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文胜的话,道出了梅州育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青梅计划’坚持从高校、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这一主体入手,围绕支持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两大重点制定。”钟利文介绍,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青梅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政校企协同育才机制,鼓励院校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专业,建设创新联盟、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等,深化校企合作定向育才。

校企合作定向育才,在梅州已有探索。

作为梅州市唯一高等本科院校,嘉应学院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梅州市地方产业的重任。自2018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梅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梅州发展输送各类人才。

不久前,以“共建产业学院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的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梅州市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落脚点同样在用好用活本土资源培养本土人才,建立本土人才库。

“我们需要大量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才能满足行业的快速发展。”梅州市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志伟认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学院,促进学院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为行业培养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蓄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地方都只顾引才,而忽视用好用活本土资源培养本土人才,忽视建立建设好本土人才库,造成本土人才缺少或者流失。

苗成树,需不断扎根生长,树成林,需不断培养增量。培养本土人才的关键,梅州更大更长远的任务,便是建立建设好本土人才库。

“按照计划,我们还将与高校合作建立引才联络站,选聘优秀学生担任联络员,建立在读梅州生源学生信息库,加强沟通联系。”共青团梅州市委书记廖琼慧介绍,这一举措着力吸引市外毕业生回梅发展,让更多本土人才资源扎根梅州,助力梅州发展。(南方日报记者魏丽文黄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