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生态农业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2022-09-16 11:38:21 来源: 中安在线
关注河南热线

“叶家集,三大怪:麻稭墙,桩在外;鲜活的鱼炕着卖;一年四季羊肉菜。”

说起六安市叶集区,人们可能更多的想到的是人造板材、风干羊肉、挂面等。近年来,叶集区围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人居环境整治、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力,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天更蓝、水更绿、民更富。

“无事”找书记解民意得民心

9月8日晚,一场名为“炫彩篝火话振兴”活动在平岗街道江淮果岭运动公园开展,舞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引起观看群众的阵阵叫好。“现在我们这里开展‘无事’找书记活动治理新模式,邻里乡亲之间越来越和睦,老百姓的物质精神、生活生活越来越美。”平岗街道的居民看着现场表演,都笑得合不拢嘴。

老百姓嘴里的“无事”找书记,是由叶集区创新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力推动具有叶集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走深走实。

“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所以功夫也需下到基层最前沿。”在平岗街道和平村,党总支书记张舰介绍说,该村探索“五色”工作法,充分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推动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不断提升乡村善治水平,逐步实现书记真的“无事’,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孙岗乡白龙井村, “桑下谈”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村书记汪洋介绍说,该村在村中心的一颗大桑树下设置“乡里乡亲”党员调解室,将议事的会议“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打破了原来台上台下的隔阂,村民们面对面坐下来,大事小事一起议,让群众唱主角。 ”

“‘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是探索和完善一套坚持党的领导、群众主动参与、社会高度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实现书记真的‘无事’,从而打造社会文明和谐富裕的新时代基层善治‘叶集模式’。”叶集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生态农业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丰收的金秋,阳光明媚,位于叶集区史河街道观山生态园内传来阵阵果香,一颗颗硕大饱满的猕猴桃挂满了枝头,而对这里的村民来说,这些都是“致富果”。

“你摘回去放一放后尝一下!甜得很!”观山生态园负责人彭永成告诉记者,果园内红心猕猴桃均为新品种,产值高结果量大,他将猕猴桃举在手中,开心的向记者“炫耀”了一番。 截至目前,该生态园已建成220亩的优质葡萄园、380亩猕猴桃园、230亩水蜜桃观光采摘园,打造集旅游、餐饮、垂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园区。

“一个人富起来很容易,我回来难道不是为了加快家乡发展、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吗?”先富起来的彭永成没有忘记周围的老百姓,“现在周边有14户贫困户、21人在园区务工,每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

“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小孩,一些村民无法出去务工。”史河街道工作人员介绍,生态园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村民在家里既可以照顾老人,也可以带小孩,收入也很不错,“我们非常欢迎像彭永成这样的能人返乡创业,我们也会给与更多支持。”

而在洪集镇会馆村,这里走出了“稻虾养殖”的一片新天地。

“会馆村地处洪集最低处,过去饱受洪涝之苦,群众收入也非常低。”党支部副书记李强介绍,2017年会馆村实现整村土地全面流转,走上了稻虾产业升级之路,由此开始了让会馆村焕然一新的发展之路。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3万余元,迈入集体经济强村行列。

截至目前,全村养殖规模已达到6000余亩。在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会馆村稻虾产业表现出持续增强的造血能力和发展动力,越来越多的农户要求加入稻虾产业,在促进全村稳定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种‘稻+虾’的亲密接触,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李强说,为解决龙虾销售难题,叶集区积极开展龙虾企业“双招双引”工作,“现在重量在七钱以上的大虾运到上海去,能卖到几十块钱一只。”

人居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颜值”

初秋时节,漫步在六安市叶集区三元镇的乡间小道,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院墙整齐划一,房前屋后树木花草错落有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祥和宜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提升,三元镇打造了多个供附近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广场。村民打羽毛球、散步,把这里当成“运动场”;大妈们在这里跳广场舞,坐在长椅上唠家常,它又成了一个“娱乐场”。

“三元镇以‘大整治’促‘大提升’,推动环境整治到长效管护的有序衔接,实现镇村环境从‘一时美’向‘长效美’转变。”该镇党委书记杨志红介绍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性积极性,形成“党员带领群众干、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让群众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当家人”。

作为2021年度省级美丽乡村项目,现在的白龙井中心村已实现入户水泥道路、亮化、绿化全覆盖,重点打造的“无事”找书记“桑下谈”板凳会小公园和升级改造的乡村大舞台已成为村民休闲、健身、议事最佳场所和最优去处。置身美丽乡村中心村,给人带来的是“绿树池塘荷花,小桥流水人家,蔬菜瓜果鸡鸭,粉墙黛瓦篱笆”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白龙井村坚持以中心村为示范点,推动人居环境向各自然村庄延伸,做到环境无死角,整治全覆盖,同步开展积分制管理和文明户(环境卫生户)评选,全面实现人居环境常态长效,切实提升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村书记汪洋介绍说,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特色精品美丽乡村。(记者 谢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