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镇探索“非遗+产业”融合新路径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2022-08-30 11:10:18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百米狮舞墙绘活灵活现,巨型火狮霸气壮观,大汤糍美味可口……8月28日上午,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莲塘村,一场包括连山龙狮文化、瑶族小长鼓舞、炸火狮、大汤糍、山苍子药枕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的直播火热开播,不到一天时间就吸引超20万人线上围观,连山非遗火爆“出圈”。

“一直以来,太保镇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升文化‘软实力’。”太保镇党委书记郑思维表示,希望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让非遗“活”起来,让更多的人系统直观地了解太保乃至连山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更多人参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行动当中,更好地传承技艺、传播文化,助力太保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线上直播▶▷

带动非遗火爆“出圈”

“连山大汤糍是连山人过节的必备食品,吃过连山大汤糍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美味,它滑而不粘,皮薄馅香,用现磨(碾)的糯米粉,包入咸馅或甜馅,水滚入锅,煮至汤糍浮起。主要制作工序分为备食材、碾粉、制馅料、和粉、包糍、煮糍六个步骤,其中,包糍的手法很关键,皮厚了影响口感,太薄了又容易露馅儿,这道工序可是门技术活……”

连山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壮瑶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连山大汤糍制作技艺今年被列入清远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活动现场,几个村民正透过镜头向观众示范演示大汤糍制作要领。此外,通过实景布展、作品展示、现场演绎等多种方式,瑶族小长鼓舞、炸火狮、连山大汤糍、山苍子药枕制作技艺等多个本地非遗项目火爆“出圈”,观众透过屏幕可近距离观赏、了解非遗技艺,并参与实时互动,感受非遗魅力。

开设车间▶▷

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扎、扑、写、装……在太保镇莲塘村乡村振兴车间里,40多名村民正忙碌着用竹子扎狮头,各项工序有条不紊。该车间共有6位非遗传承老师负责现场教学,每道工序都有详细的教学分解,新老学员都能轻松上手。自车间开设以来,莲塘村共有80多名村民参加培训和制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舞龙舞狮是融合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优秀民俗文化,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必有龙狮助兴,以寄托民众求吉纳福的美好愿望。广东醒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莲塘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民国年间,就以莲英狮团为主体,组织创立了莲英剧团,莲塘戏因而在全县各地流传,深受村民喜爱。2018年,莲塘村牵头成立连山龙狮运动协会。该协会多次参加省市级龙狮锦标赛,荣获“岭南狮王”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太保镇党委、政府通过深度挖掘本地资源,将非遗传承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发展具有市场潜力、带动就业强的莲塘狮舞文化产业,在盘活狮舞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源于生活,最有效的传承方法是活态传承。所以,狮舞文化的传承也要重视创造性的改变。”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狮第五代传人、清远玖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赵伟斌介绍,“太保镇莲塘村具有活态传承的基础。加强活化利用,让广东醒狮与壮瑶狮舞文化碰撞融合,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莲塘狮舞文化会在产业融合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非遗+产业”▶▷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近年来,太保镇立足“生态优先、特色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定位,深度挖掘本镇资源优势,从供需两端着眼,大力推动特色种养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持续提升打造太保“两田一城”农文旅品牌,科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为积极响应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深挖壮瑶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打造一批民族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重点文化项目和文化企业”相关要求,太保镇坚持精准发力,将非遗传承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发展彩扎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并发挥其在人才、资金、技术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乡村振兴车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全面激活乡村资源,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随着莲塘彩扎产业项目落地,太保镇将依托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继续联合广州市花都区派驻太保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及社会各方面资源,参与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做好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品牌宣传与工艺品销售。通过进一步开发研学体验、传习教学、技能培训、旅游观光、比赛竞演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太保,拉动文旅消费,带动全县旅游市场升温。(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通讯员李桃邓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