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探索建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 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2022-07-14 07:52:02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随着“三伏”的到来,博罗县麻陂镇的早稻进入成熟期,在高温酷暑下,几台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抢收早稻。而在几公里外的杨村镇,当地的各大育苗工厂也在全力备战下一茬耕种需求,温湿可控的大棚里,齐刷刷的稻苗、菜苗正茁壮成长。

当前,惠州各农业生产地区正进入抢收、抢种的关键时期,也是新型农业社会化组织投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最忙季节。

随着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成为时代之问。近年来,惠州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抓手,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状“种不动地”成为普遍现象

日前,在惠州博罗县麻陂镇洋田村,一台型号为“Pro668Q”的久保田收割机正在工作。对于这处约2—3亩的稻田,机器仅打了几个转便完成了全部收割任务。

“还是‘铁牛’快又方便!”看着眼前高效的农用机械,种了一辈子地的洋田村村民田叔,不由得连连感慨,“我们老了,已经种不动地了。”

今年60多岁的田叔,家里有5亩农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以往,田叔不仅能管好自家的农田,闲时还能帮助邻居干些农活。现如今,随着田叔年龄增长,种田感觉越来越吃力,孩子也劝他注意身体,尽量减少下田劳作。

像田叔这样“种不动地”的老龄化农民不在少数。事实上,年轻人不想种地、年老体弱的种不了地已然成为普遍现象,加之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愿意种地、能种地、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农村空心、农田撂荒频频发生。

当前,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更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种植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浮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简单来说,农业生产托管就是将耕、种、防、收等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这种“保姆式”的服务,让农民做“甩手掌柜”成为可能。

洋田村的一些稻田就正在享受这样的服务。“这次夏粮收获,我们请了本地的托管运营中心来帮忙,他们不仅专业,效率也很高。”田辉平是洋田村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自2015年成立以来,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整合流转了140户、200多亩农田统一经营管理。

由于上半年阴雨天气多,导致水稻光合作用少,稻谷结实率不高,加上临近成熟期的一场暴雨,让许多稻谷倒伏在田间,需要尽快抢收,减少损失。

为此,田辉平请来了专业托管团队,帮忙收割水稻。没想到第二天,托管团队便调来几台收割机,很快完成了收割任务,“我们计划与他们开展更多托管合作,比如育种、飞防等。”田辉平对这样的专业服务非常满意。

“将生产环节委托给专业化机构,借助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农民解决‘不会干、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等问题,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主流趋势。”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合作经济指导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正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托管,以破解耕作土地碎片化,推动农业产业方式向适度规模种植转变,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转变夏粮抢收让农业托管“显身手”

“有多少亩需要收割?是连片的还是分散的?”“明天安排一辆收割机过去,你发给我具体定位。”“师傅,请明天上午去洋田村收水稻,不要忘记打开机器的定位系统。”……

最近,随着夏粮采收正式拉开序幕,钟庆云手里的电话响个不停。每天,她既要负责接收来自博罗全县的收割服务需求,也要做好对各个机手的任务与时间的统筹协调,还要做好对下造种植作物的预约育种服务,联系育苗工厂备好秧苗、菜苗等。

“好在我们的农机器械都有卫星定位,通过手机或电脑可以随时查看工作进度。”钟庆云是博罗本地人,她此前在一家较大规模的印刷企业工作,由于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她放弃了办公室的舒适生活,回到家乡加入广博大农民合作社“干起农活”。

“看着田地越来越多荒废,我也想帮助家乡推动乡村振兴。”几年下来,曾经有着下田经历的钟庆云,很快从一名农业“小白”成长为“老手”,并被选为惠州市广博大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

今年4月,博罗县农业农村局将惠州市广博大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认定作为博罗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的承担单位。钟庆云也成为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主要推动人。

在组建托管服务体系之初,为推进托管服务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匹配,钟庆云与中心人员先后走访了麻陂镇、杨村镇、石坝镇等20多个村的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对210多户农户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服务需求调查,并宣传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内容,逐步建立完善了农户服务名册。

不仅如此,中心还建了超过80人的托管服务团队,由团队成员随时收集和上报托管服务需求,并定期组织各镇、村级托管员、农服组织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完善与农户、村集体的有效沟通机制,一种多模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逐渐成型。

据悉,目前博罗的托管运营中心正推行“1+N”托管服务。其中,“1”指的是,提供从耕到收的水稻生产一条龙全程托管服务;“N”指的是,根据农户需求提供育秧、旋耕、机插、飞防、收割、烘干等一项或多项社会化服务。通过推行“1+N”托管服务,基本实现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四大环节全覆盖。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杨村镇石滩村水稻生产托管示范基地、石坝镇布蕊村玉米生产托管示范基地的建设,同时增设病虫害测报站,深化示范基地的专业化服务内容。”钟庆云介绍。

不久前,钟庆云获评由省农业农村厅评选的“首届广东省农业生产最美生产托管员”,是惠州市唯一获得该称号的农业托管员。在她和运营中心成员带动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辐射范围越来越广。

截至今年5月,运营中心在博罗县共服务了96户种植户,实施耕地、育苗、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托管服务面积达2.5万亩。运营中心在经营实践中不断深化“联合社+服务主体+农户”的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未来农业托管服务仍需不断探索

费力种地还是放手托管?对于提供和享受农业托管的需求双方来说,这是一个必须算清的“明白账”。

“我们的托管服务价格比市场价要低,可有效节约此前农民自己种田所需要的额外人工费和农机机手费等成本。”广博大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社长黄振明说,当前,农业托管服务仍在起步阶段,依托良好的政策支持,托管服务的成本费用其实很低,比如育苗,每亩需要200元,农户仅需交180元,剩下的20元由政策补贴给到育苗场,飞防、翻耕、收割等服务也以此计算。

“更重要的是,生产托管服务把农户联合起来,通过工厂化育苗、农资集中采购、无人机高效飞防、机械化作业、技术指导等服务,不仅整体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亩产量。”黄振明举例说,传统农户育苗是在露天环境,出苗率很低、病虫害多,而通过工厂化育苗,出苗率可达98%以上,比传统方式快20天左右。

惠州农业农村局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共收录50多家服务组织,农业生产托管正成为不少农民的主动选择。

事实上,作为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财政支持为补充的发展模式,如何更好发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让托管服务常态化持续运营,政府和市场主体仍需不断探索和尝试。

“要提高托管服务的精准性,让农业科技发挥作用。”黄振明说,依托政策扶持,博罗托管运营中心计划增设多功能田间监测装备,实时查看天气、病虫害和土壤环境,更加精准提供托管服务,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亩产值。

推动土地规模化,让托管服务需求连片也是减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全市土地、池塘细碎、分散和农业生产机械化受限等问题,惠州正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和恢复耕地整治等,引导村集体、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池塘集中连片整治整合,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委托管理等方式,推动服务需求集中连片。

据了解,惠州正积极推进“撂荒地”复耕工作,目前已完成复耕4万余亩,通过深挖“撂荒地”潜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并探索村集体回收“撂荒地”,将其租给种粮大户复耕种植的模式。比如,在惠东县高潭镇,由镇办企业与村委“联姻”,通过公司筹集资金对撂荒耕地进行有效代耕代种,开垦“撂荒”耕地约2000亩,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取得较好成效。

该负责人表示,惠州还在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力度。重点培育以农机、植保、劳务等类型的生产服务型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和村集体领办的土地股份、生产服务型合作社,引导有实力的服务组织向全链条服务集成商转型,引导社会化服务协办体系承接主体向平台服务商转型。(采写: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