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7年全国居首 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2022-10-08 08:16:51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从高空俯瞰,广东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犹如一张充满力量的弓,蓄势待发。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宛如巨龙飞跃。1875公里的滨海旅游公路像条“蓝色丝带”串联起沿海14城。一直以来,广东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蓝色经济已成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动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7年位居全国首位。

自2012年起,广东全面部署建设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十年来,我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建成“四区一地”,海洋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拉动能力不断增强;海洋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南海资源保护开发能力大幅提升。

发展为纲,跑出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占地48万平方米的厂区里,数十个巨型海工装备模块屹立,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装卸着各类模块。从这里制造出的各类海工设备从高栏港起航,运往大洋彼岸。

这样的忙碌场景只是个缩影,以珠海高栏港经济区为代表的广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在“聚链成群”的同时,不断走出国门。十年来,广东不断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

自2018年起,广东省财政专项资金连续5年累计投入15亿元支持271个项目发展,为海洋六大产业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数据显示,广东沿海经济带以全省32.7%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省92%的经济总量。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年间,以“一核”为引擎、“一带”为主战场的海洋经济空间开发格局基本形成。在串珠成链的广东沿海经济带上,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正蓄势待发。

9月6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举行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这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除了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超百亿美元重大临港产业项目也先后落地,助力广东世界级沿海石化产业带成型成势。

科技为要,输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9月初,广东省今年首次近海海底基础数据调查年度任务顺利完成。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参与任务的除了17艘有人作业船,还有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船。依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集群作业系统,无人船的测绘效率比传统有人测绘提升了10倍。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广东海洋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十年来,广东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关键核心设备和“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成果斐然,实现了“点”上出彩,“线”上开花,“面”上结果。

曾经,无大实验室、无大研究所是广东海洋科技创新的痛点。近年来,广东着力搭建高层次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随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在广州、珠海、湛江同步建设推进,47个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汇聚广东,包括16个院士团队。“冷泉”装置预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海洋5G创新平台项目等一批重大海洋科研项目引领着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发,成为广东海洋科研的“新地标”。

十年深耕,广东基本形成了“实验室+科普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企业联盟”四位一体的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目前全省已建有覆盖海洋生物技术、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药物、海洋环境等领域的省级以上涉海平台超过14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实验室3个,省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海洋创新联盟1个。

生态为先,绘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海岸卫士”红树林在南海之滨逶迤绵延,树下鱼蟹相逗,半空鹭鸟翩跹;岬角环抱中的青澳湾碧色如洗,绿林奇礁与银沙细浪交相辉映。如今,全省27个入海河流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实现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的同步改善。一幅“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悦”的美丽生态画卷在广东的海岸徐徐铺开。

以“美丽海湾”建设为着力点,全方位开展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实施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广东海洋生态保护在这十年里深入推进,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水清滩净、碧海蓝天。

如何让海洋生态持续优化,广东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2017年出台的《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创新提出构建“一线管控、两域对接,三生协调、生态优先,多规融合、湾区发展”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格局,率先为全国开展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提供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珍贵的海岛资源,广东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定位,着力将三角岛打造成“公益+”整岛保护与利用示范标杆,推动龟龄岛生态修复领先示范,探索放鸡岛法前用岛处置新模式、建设石碑山角全国首个领海主权教育基地,探索出一条无居海岛保护利用的新路子。

此外,广东还编制了《广东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率先开展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这其中,广东重点谋划的“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成为全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全国首创的背后,是广东努力将海洋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上演“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一线案例

“扶摇号”整套装备

均为“广东制造”

今年6月,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落户湛江徐闻罗斗沙海域。“扶摇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研制,是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平均水深65米以上深远海域浮式风电装备研制及应用空白。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浮式风电装备,搭载风力发电机组后,“扶摇号”浮体和机组总重量超过5000吨,排水量超过1.5万吨。要设计、打造这样一套装备,难度并不小——罗斗沙海域地形复杂、夏季强台风频发,“扶摇号”机位点平均水深达65米,这对浮式平台及系泊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挑战。

为此,研发团队采用半潜式基础设计,使浮式平台呈等边三角形达到稳定布局,并采用悬链线式系泊方案,共9根系泊缆呈对称式分布。“在极端海况下,平台整体运动倾角不超过10度,风电机组可以平稳运行。”广东海装技术负责人周舒旎说,“扶摇号”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浮式机组功率国内最大、系泊锚固系统可靠性高、智能运维程度高等特点。

广东海装副总经理倪远翔介绍,整个装备的生产制造流程基本在广东完成。“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最自豪的是实现一级部件100%国产化,所有元器件级零件国产化率超过95%。这不仅为漂浮式风电的研发制造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能够为漂浮式风电产业链的本土化培育打下基础。”(●南方日报记者黄叙浩通讯员郭婉华覃雯琪张洒洒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