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速不稳,资产质量承压,上海银行的财富管理和跨境金融能否顺利突破?
2023-05-26 13:05:55 来源: 大雪财经
关注河南热线

公开信息显示,近七年上海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整体上升,但增速不是特别稳定。

2016-2022年,上海银行的营收分别为344.09亿、331.25亿、438.88亿、498.00亿、507.46亿、562.30亿和531.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7%、-3.71%、32.49%、13.47%、1.90%、10.81%和-5.54%。

期间,上海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3.08亿、153.28亿、180.34 亿、202.98 亿、208.85亿、220.42 亿和222.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04%、7.13%、17.65%、12.55%、2.89%、5.54%和1.08%。


(资料图)

据年报所述,影响上海银行业绩的因素较多,比如,市场利率下行、LPR持续下降,公司落实国家政策导向、降低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领域的融资成本,利息净收入减少;调整同业资产结构、同业业务规模收缩、税收等等,也导致业绩出现一定幅度变动。但不管怎么说,业绩整体上升却增速欠缺稳定,有时候确实让投资者不太放心。

此外,上海银行资产质量在整体平稳的情况下,也面临着一定压力(如图1):

图1

(注:数据来自公司年报,下同)

该组数据显示,上市前3年,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2019年反弹并随后步入上升通道,甚至超出上市之初的水平。

拨备覆盖率的情况类似。上市前4年,上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逐渐增加,但于2019年达到阶段高峰,然后就开始逐年下降。而且这一数字继续掉落,2023年一季度末已更新至286.84%。

资产质量指标承压的背后,原因也不少,比如,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共债风险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等,会导致零售贷款风险面临阶段性上升压力,个别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紧张也会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等等。但找到原因后不能摆烂,解决问题才是负责任的态度。接下来,就看上海银行如何把握市场利率变化趋势,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定价管理了。

财富管理小爆发后趋缓

跨境金融合规性出现纰漏

养老金客户是上海银行成熟的储蓄存款重要来源,财富管理和跨境金融是未来的突破方向。公开信息显示,上海银行的养老金客户储蓄存款占零售客户储蓄存款比例已达阶段性顶点,财富管理和跨境金融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养老金业务保持上海地区养老金客户市场份额第一,但成熟业务通常也意味着后续缺乏爆发式成长空间。

2022 年末,养老金客户160.57 万户;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 4,546.5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3%,占零售客户综合资产的46.96%;

2021年末,养老金客户160.87万户;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 4,166.1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9.96%,占零售客户综合资产的46.21%;

2020末,养老金客户 159.45万户;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 3,473.0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0.73%,占零售客户综合资产比例为 46.36%;

2019末,养老金客户157.69万户;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2,876.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42%,占零售客户综合资产比例为45.24%;

2018末,养老金客户156.39万户;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 2,275.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17%,占零售客户综合资产43.79%;

2017年末,养老金客户155.75万户;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1,832.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08%,占零售客户综合资产总额的42.64%;

2016年,养老金客户155.08 万户;养老金客户资产总额 1,606.49 亿元,比 2015 年末增长 19.86%。

年报显示,近几年,上海银行的养老金客户储蓄存款占零售客户储蓄存款比例接近1/2,在2018年升至51.69%之后,又于2020年达到阶段顶点 53.67%(养老金客户储蓄存款 1,702.5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5.39%)。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公司养老金融还会给市场带来超预期惊喜吗?

------财富管理业务近三年保持同比正增长态势,但中间业务收入在小爆发后明显趋缓(如图2)。

图2

(数据来自年报;未披露2019年及以前年度的中收数据)

近六年来,上海银行在持续推动财富管理二次转型:

2022 年,财富管理中收同比增长 2.23%;

2021年,财富管理中收同比增长 32.12%;

2020年,财富管理中收同比增长21.48%;

2019年,管理月日均综合资产100万元及以上的财富客户120,211户,较上年末增长37.84%,月日均综合资产 2,914.2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2.57%,增速创近四年新高;

2018年,管理零售客户综合资产(AUM)5,196.17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0.90%;

2017年,累计实现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 11,647.46 亿元。

从现有资料来看,财富管理业务在2021年被上海银行视为零售中收增长的“新引擎”,收入贡献占比较上一年度提升 9.37个百分点至 44.68%。但到了2022年,上海银行财富管理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由2021年的32.12%增幅降至2022年的2.23%。接下来,上海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是保持快速稳定增长,还是短期内回落调整?答案将在今明两年揭晓。

------跨境金融业务寻求突破,但合规工作出现纰漏。

图3

近几年,上海银行在跨境金融方面的动作不少:

2022年,持续推动跨境投融资、结算、结售汇等业务;

2021年,结售汇量231.80亿美元,同比增加2.85%;国际结算量1,461.11亿美元,同比减少5.57%;

2020年,实现国际结算量 1,547.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2%;外汇企业日均存款144.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15%;

2019年,跨境资本交易量 252.18 亿美元,同比增长5.90%;实现国际结算量 1,490.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66%;跨境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32%;

2018年,跨境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5.33%;资本项下跨境交易量238.14亿美元;

2017年,跨境金融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44%。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上海银行跨境金融的详情尚未浮出水面,但日前的一则新闻已经给上海银行提了个醒——跨境金融要积极推进,合规问题也要高度重视:

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决定对上海银行作出行政处罚,给予警告,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后者事涉“八宗罪”,包括无资质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等。对此,上海银行回应称,上述处罚涉及的业务发生在2019-2021年,部分业务按办理的时间进行了追溯。

对照前文数据,2019-2021年正好是上海银行不良贷款率单边上升、拨备覆盖率单边下降的时期。这难道是巧合吗?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这句话跟跨境金融很搭,毕竟,规范运作是所有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合规,就没有星辰大海。

控/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差强人意

香港公司用过往10亿盈利为房地产风险买单

近七年的财报,披露了上海银行九家主要控/参股公司的基本情况,盈亏相抵之后,合计盈利约25.33亿元人民币,整体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

先看上银香港(上海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以及上银国际(上银香港的全资子公司,集团境外投行平台)。2016-2022年,上银香港分别实现净利润1.24亿、2.21亿、2.97 亿、3.05亿、2.33亿、-1.36亿、-6.01亿港元。2017-2022年,上银国际分别实现净利润0.59亿、0.88亿、1.04亿、1.78亿、-0.89亿和-3.78亿港元。由于近两年香港中资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爆发,两公司进行资产减值损失并处置部分房地产债券,所产生的亏损将此前年度的利润侵蚀大半,结余盈利仅剩4.05亿港元。

其次是上银基金(上海银行持股90%)。2016-2022年,上银基金分别实现净利润2.05亿、1.05 亿、1亿、0.77 亿、1.10亿、1.47 亿和1.51 亿元,七年合计盈利8.95亿元。

第三是上银理财(上海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上银理财于2022年3月纳入合并范围,当年实现营业收入 11.37 亿元,净利润 7.90亿元。

第四是四家上银村镇银行(合计注册资本6.8亿元,其中上海银行出资3.35亿元),分别是上海闵行上银村镇银行、浙江衢州衢江上银村镇银行、江苏江宁上银村镇银行,以及崇州上银村镇银行。2016-2022年,这四家村镇银行合计净利润分别为-684万、-43万、4,625万、5187万、3621万、4475万和3917万元。七年合计盈利2.1亿元。

第五是上海尚诚(上海银行持股42.74%,为第一大股东)。上海银行与携程旅游等公司于2017 年8月联合成立上海尚诚。2017-2022年,上海尚诚的净利润分别为-0.13亿、0.20亿、0.61亿、0.12亿、0.72亿、1.26亿元。六年合计盈利2.78亿元。

在上述投资案例中,上银基金和上银理财挑起利润大梁,为上海银行贡献了大约6成收益。本来可以成为利润大户的上银香港和上银国际却比较可惜,前五年辛辛苦苦赚了16亿,后两年遇到一波房地产风险就折进去12亿。

此外,上海尚诚的情况也值得关注。2019年以来,上海尚诚总资产、净资产、贷款余额等财务指标增长缓慢,但2022年净利润大增75%。目前,上海尚诚官网的产品介绍一栏也只有“诚e借”一款产品,看起来比低调,无意展示净利润大增75%的实力。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发展风险与机遇并存,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在此背景下,上海银行将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就让我们等待市场的检验和论证吧。

内容来源:发现 华网

作者:家和

责任编辑:hN_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