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洲瑞镇南村村创设“村民议事日” 广开言路“问事”多样化
2022-08-03 08:13:27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之前大家反映的土地流转中青苗费如何补偿的问题,我们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了。”7月5日,大埔县洲瑞镇南村村党支部书记余利福向参加“村民议事日”活动的村民代表通报了群众近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

像这样的“村民议事日”,在南村村每月都会举行。村里大小事,大家议一议;村民有了好点子,大家讲一讲;谁家有了烦心事,一起聊一聊……近两年来,这一幕常常出现在南村村。

在这里,平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鸡毛蒜皮”,被摆上台面,党群共商共治,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通过收集意见、确认议题、组织协商、方案落实、结果反馈等环节,村民自发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汇聚起了乡村治理“大合力”,南村村也有了不一样的新气象。

如今,以“村民议事日”活动为载体,南村村搭建起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实现了立足民意、畅达民情,优质化服务的工作格局,为培育文明乡风、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凝聚合力。更多关于南村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环境卫生等“急难愁盼”问题,也总能迎刃而解,秀美南村、文明家园逐步照进现实。

精心组织“议事”常态化

7月5日上午9时许,大埔县洲瑞镇南村村委办公大楼里,一场村民议事会开始了。

“前一阵子大家反映土地流转后青苗费的补偿问题,我们再议一议,今天就把怎么补偿的事情落实下来。”主持人是余利福,参加会议的有租赁土地的种粮大户,以及需要赔偿的10多户家庭的村民、党员和村民理事会代表等。

土地流转,大家都赞成。但原先流转的土地上,还有部分村民种下蔬菜、番薯等农作物,怎么赔偿?村民们与种粮大户双方产生了分歧。

1个多小时过去,对于具体赔偿的提议很快敲定,双方一致同意,让南村村撂荒地复耕复种的前期工作得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开展。

这样的会议,在当地叫“村民议事日”,南村村已经举行了两年时间,基本每个月一次。

“我们村党支部根据农村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集约高效利用时间,设定‘村民议事日’,并将此固定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自选动作,每月不定期坚持开展。”余利福说,村党组织搭建议事平台,邀请村民代表重点围绕解决邻里纠纷、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环境卫生、困难诉求等拟定议题,按照开放议事、群众说事、现场答事、干部领事、问效结事的工作要求,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针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寻对策。

据介绍,2020年,南村村被大埔县洲瑞镇推选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点,彼时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始,“三清三拆三整治”、房屋外立面改造、绿道等公共设施建设涉及每家每户的利益,村“两委”做决策时,常因村民意见不合而遇到各种阻力。

为此,当年南村村创新性地推行“村民议事日”。

“以干群‘面对面’、民意‘零距离’的方式,让党员群众公开议、公开评、公开表决,这样经过村民充分讨论后形成的决议,再执行起来畅通无阻。”余利福笑着说,“村民议事日”架起了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连心桥”,最终,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形成了合力,“这样一来,什么事干不成?”

在村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如今开放议事在南村村已成为常态。“特别是在化解群众纠纷、解决困难诉求方面,‘村民议事日’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村民吴秋霞说,有关自家的大事小事需要村委帮忙解决的,大家茶余饭后都会讨论,通过平台解决。

余利福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通过“村民议事日”解决村民反映的意见诉求最多10多件,最少也有3-4件,村民满意度高,也更乐意参与。

广开言路“问事”多样化

在吴秋霞看来,“村民议事日”能够常态化开展,在于务实,给了村民合理表达诉求的渠道,因此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涨。

然而,两年之前,“村民议事日”刚开始推行时并不如意。余利福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举行“村民议事日”活动时,会议室里的窘况。

“开会当天村民们七嘴八舌,你说你的问题,我说我的想法,根本听不清楚各自讲了什么,为此现场拍桌子都是常有的事,这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容易增加矛盾。”余利福说。

为了让村民议事这项机制活起来,洲瑞镇、南村村党员干部想了不少办法。“解决问题的症结还要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大埔县洲瑞镇副镇长杨畅生说,“村民议事日”要顺利开展,会前的准备必须做足,要提前了解议题的具体情况,收集有关村民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代表、议定事项公开等机制,并完善村民“点单”、干部“接单”、群众“评单”的议事模式。

在不断的实践经验总结中,起初“村民议事日”难以开展的症结逐步化解。

“现在南村村13个村民小组均建立了‘百姓议事’微信群,每个群由1至2名责任心强的党员负责,引导群众广开言路,大到政策落实、小到邻里纠纷,都可以在群里提出建议或诉求。”余利福说,针对部分不喜欢或者不懂得在微信群上发表言论的群众,村“两委”干部坚持走动式上门问“事”,确保“户户都知晓、家家有征询”。此外,村党支部还积极联系村民理事会,倾听群众集体呼声,收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建议。

多渠道“问事”,让村民的“急难愁盼”和所思所想真正摆上台面,畅通了对话渠道,一项项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得以在“村民议事日”解决。

同时,南村村还积极探索建立村民议事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强化跟踪问效,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村民议事成效的标准,针对审议表决的事项,定期深入群众进行回访,真正实现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据悉,自2020年以来,通过“村民议事日”,南村村解决了村民饮水难、路灯亮化、水圳疏通等事关村民利益的民生工程。

“从过去的‘事不关己’到现在的‘我要参与’,村民都说真话,做实事,不仅参与意识强了,还懂得了从实际出发建言献策。”吴秋霞说,如今村民们都说,在村里生活,幸福指数噌噌往上涨。

聚焦落实“办事”高效化

盛夏7月,南村村道两旁的绿树红花相得益彰,周围的房屋穿上了“新衣”,沿水库堤岸新建的崭新绿道行走,一片荷花池映入眼帘。放眼望去,一片翠绿夹杂着粉黛荷花,层层叠叠,粉嫩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更多花骨朵正含苞欲放。此时村民正在自家门口悠闲喝茶聊天,一幅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开。

“这里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在建成了广场,还有休闲长廊和荷花池,对于村里景观的升级改造,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现在住在村里别提有多舒服了。”吴秋霞说。

对于南村村村容村貌的大变化,大埔县洲瑞镇组织委员徐欣妹深有感触。“这一片荒地面积有50多亩,涉及90多户村民,建设规划初期,要与村民协商让出地方,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幸好有了村民议事制度,帮了大忙。”

“即便新农村建设是一件对村民都利好的事情,但牵扯到村民自身的利益,也总有部分人会反对。”余利福说,特别是要与这么多村民同时协商让出土地,刚开始时村干部想想都发愁。

为此,南村村决定把集约荒地种植荷花、绿道建设、建设生态休闲带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村民议事日”议程。在会议召开前,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提前入户沟通,为村民做思想工作,了解诉求。

“当时有位长期在外的村民就向村干部反映,怕土地让出来后,使用权不再属于自己。针对村民提出的疑问,村委会决定通过开具证明,划清土地界限,确定面积,以此给村民一颗定心丸。”余利福说,有了村委会的承诺,在“村民议事日”当天,涉及90多户村民的土地全部无偿让了出来,原本停滞不前的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开展。

面对今年撂荒地复耕复种的紧迫任务,村民议事的制度也发挥了大作用。“因为撂荒的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复耕难度大,为此村里通过‘村民议事日’集思广益。”余利福说,经过商讨,很多外出乡贤积极参与,采取认耕的方式弥补撂荒地复耕资金不足的难题,现在南村村已成为全镇撂荒地复耕任务进度完成最快的行政村之一。

“看到村里的变化,现在‘村民议事日’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徐欣妹说,村民的主动参与,让南村村乡村基层治理凝聚了“大合力”,“办事”更高效。

如今,党员带头,群众主动无偿献出土地,外出党员、乡贤纷纷捐钱、捐物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在乡村治理中,南村村呈现出一派新气象。(●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通讯员余灏罗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