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石坝创新农业生产合作模式 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2022-09-30 08:24:14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提起博罗县石坝镇,许多人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词是“三黄胡须鸡”。养鸡大镇,几乎已经成为当地的产业“标签”。

如今,石坝镇正努力撕掉这张“标签”。近年来,石坝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升级,创新农业生产合作模式,打造出三嘉村莲花产业、罗洞村岩茶产业、象岭村红色文旅产业等农村产业新亮点,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近日,种植于石坝镇罗洞村的岩茶开始成熟,将在半年后迎来首次采收。这一抹新的绿意,正带动当地农业迎来新生。

盘活资源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从石坝镇圩镇往石坝阻击战遗址行进,每走一段,山路就变得更加崎岖难行。

每一个登上石坝阻击战遗址的人,都会感叹上山的不易。即便已经人为开辟出了可供汽车通行的山路,一路的陡峭和颠簸,已经可以让人提前感知此处战场的险要。

73年前,熊熊战火曾在这里点燃。据博罗县委党史研究室的资料记载,1949年9月18日,弃守河源的10000多名敌军连夜向埔前、石坝方向南逃,在石坝一带集结,将其指挥部设在红星村朱因记祠堂。粤赣湘边纵队南北线主力及东江第二支队等地方部队共10000多兵力,在敌军集结点东南面的埔前、双头、蓝田一带和西北面的石角村、城陂、富口垅一带,对其进行阻击。

这场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六天六夜,最终以敌军的溃败而告终。在被后人称为“石坝阻击战”的这场战斗中,双方各投入万人以上的兵力,是粤赣湘边纵队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斗,不仅阻滞了敌军南逃的进程,也为南下大军围歼残敌、解放广州赢得了时间和战机。

昔日战火至今留有痕迹。“这座炮楼上的洞都是子弹打出来的,有些已经深深地嵌入石头里。”象岭村党支部书记朱云标告诉记者,他还小的时候,就在石坝阻击战遗址旁的学校上学。一些胆大的同学在放学后爬上位于山顶的炮楼,还捡回了不少当年遗留下来的弹壳。

距离石坝阻击战遗址大约3公里外,是这场战斗的另一处火力点——红星村朱因记祠堂。作为粤赣湘边纵队休整地旧址,如今的朱因记祠堂主体结构保存尚算完好。当时,粤赣湘边纵队组织兵力对驻扎在朱因记祠堂负隅顽抗的敌军发起全面攻击,将其击溃。随后,在朱因记祠堂休整,临时抢救伤员。

红星村村民朱颂南至今记得父辈讲述的战场故事。“当时小鬼班的班长被送到这里,抢救不过来,我们村的乡亲还凑钱给他安葬了。”朱颂南说。

和朱云标、朱颂南一样,在石坝镇,不少人都能讲上一段革命年代的故事。这个有着红色基因的乡镇,正在迎来盘活红色资源的新契机。

象岭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友军介绍,目前,当地正以石坝阻击战战斗遗址为核心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这一暂时命名为“薪火象岭学习教育基地”的项目,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分为接待服务区、主题纪念区和主题教学区等3个功能区。其中,教学区可容纳300人同时上课。

“项目囊括了位于象岭村内的坤鸣农庄,把红色教育基地的保护利用和基层党建、旅游发展等方面有机结合,打造集‘革命教育、文化传承、农旅体验’为一体,能够承办党课、团建活动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王友军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石坝镇已针对该项目成立项目专班,定期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一切顺利的话,项目将于明年建成投用。

新项目改变鸡产业传统模式

除了浓重的红色文化底蕴,石坝镇还有着厚实的传统农业根基。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产自石坝的三黄胡须鸡就开始出口到中国香港等地。2019年,石坝镇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三黄胡须鸡专业镇。如今,石坝镇每年活鸡出栏数量达1500多万只。

然而,庞大的养殖规模,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养殖污染压力。2019年,惠州众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落户石坝,通过生物技术把养殖户养鸡、养猪等产生的畜禽粪污变废为宝。项目投资方惠州众原环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清熙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36亿元,于2021年9月动工,目前已完成一期工厂主体建设,预计今年年底进入试生产阶段。

届时,3条自动化、智能化、全封闭式的有机肥生产线将全面运转,每年可处理19万吨有机废弃物,产出15万吨优质生物有机肥。全面建成投产后,该项目每年可处理39万吨畜禽粪污及农田废弃物,生产25万—30万吨生物有机肥,同时还将开展对秸秆等种植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逐渐完善了产业版块,前端是环保处理,后端产生生物有机肥、饲料、生物菌剂等,这些产品又可以重新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王清熙告诉记者,该项目已与石坝镇当地多家养殖企业和周边的农场建立合作关系,将打造“养殖业—畜禽粪污—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对于石坝镇而言,这就意味着一次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重新连接。畜禽粪污经过环保生物处理后形成的有机肥,可用于有机种植。秸秆等种植业废弃物处理后则可以用于生物饲养,形成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在鸡的生产销售链条中,养殖是前端,屠宰、运输和售卖是后端。乌坭湖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文辉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大型冷库等冷链设施配套,长期以来,石坝三黄胡须鸡多以活禽销售为主,由第三方企业屠宰后统一储藏和配送。

石坝镇正在努力补齐三黄胡须鸡产业中的深加工环节短板。今年6月,骏旺食品(广东)有限公司冷链深加工一体化项目签约落户石坝镇,预计投资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和“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结合石坝镇三黄胡须鸡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构建“联农带农、产业融合”的现代化肉鸡屠宰加工体系,与黄羽鸡标准化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黄羽鸡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和黄羽鸡公共服务支撑中心共同合作,打造石坝三黄胡须鸡产业集群。

“这一项目的落户,可以延长石坝三黄胡须鸡产业链,减少产业高附加值外流。”石坝镇党委书记黄作林说,该项目落地后,将为石坝肉鸡龙头企业提供低温处理、集中储藏、规模配送等专业化、全程化服务,促进石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当地养殖农户共同致富。

丹霞地貌成就岩茶基地

在以三黄胡须鸡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一些新兴产业正在石坝落地生根。

在石坝镇罗洞村,大约500亩岩茶正茁壮生长。明年春天,这些岩茶将迎来第一次大规模采摘。

对于罗洞村,不少攀岩爱好者都耳熟能详。这里有约一万亩的丹霞地貌群,也是博罗范围内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风景区。这里的山体由几十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赤壁丹崖,成就了罗洞村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由于丹霞地貌山地坡度较陡,不利于农作物种植,罗洞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村里的土地大多撂荒了。罗洞村赖屋小组组长李水莲告诉记者,目前小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老人仍在村里居住,大部分人已经迁居到镇上乃至更远的地方了。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尽管不适于发展传统农耕,罗洞村的丹霞地貌却为岩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石坝罗洞村的山体已全面显现出独特的、稳定的丹霞地貌特征,山上土壤的沙包土有益矿物质的含量和有效性很高,可以使所产茶叶品种特征更加显著,固态可溶物和可溶性糖、茶多酚、儿茶素等内含物也更丰富。”罗洞村岩茶种植基地负责人杨天送说。

此前,杨天送在惠东县白盆珠镇成功迁种植武夷山岩茶。有了此前的成功种植经验,杨天送对罗洞村的岩茶种植信心满满。目前,基地种植了铁罗汉、肉桂等6个岩茶品种。

岩茶基地落户以来,李水莲就成了茶园的管理员。“明年春分或者清明就能采第一次茶了,估计干茶能有300-400斤。”李水莲说,基地还规划了一个茶叶加工厂,建成投用后,可在当地完成茶叶加工。

产业项目落户也带动了当地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李水莲告诉记者,凭借着岩茶基地的租金,如今小组每年集体收入已达到40多万元。目前,茶园还雇用了10多名村民,负责打理茶树和新种植的水稻。

目前,岩茶基地首期已租下2000多亩山地。“未来全面开发后,周边整片丹霞地貌区域可形成15000亩的岩茶种植面积。”杨天送表示,该基地以“岩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为目标,通过采取“五统一”即统一茶苗、统一肥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的方式,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链条,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严格控制岩茶种植和加工的质量,确保产出效益,全面培育壮大岩茶特色产业。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还将与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在罗洞村进行岩茶种植、土壤改良、农作物科研开发。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集生态旅游、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岩茶产业园,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