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连平对接“双区”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2022-10-11 08:43:47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连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的目标思路,在“融湾”“融深”、对接“双区”中加快发展,化危为机,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争创国字号示范品牌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近些年来,连平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主引擎,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累计新增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3家,6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个,省、市级“菜篮子”基地18个,高莞镇二联村和上坪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完成鹰嘴蜜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功申报花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圳南山(连平)产业共建示范园一、二、三期基本建成。成功推动万洋众创城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累计引进项目65个,合同投资额133亿元。电子商务、物流、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完成广东燕岩六祖文化旅游区等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引进客连天下项目建设,成功举办桃花节、蜜桃节、忠信花灯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成功承办连平迄今为止规格最高、在河源首次举办的全省性体育赛事——2018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连平站),推动了现代农业、民俗文化、古驿道保护利用与乡村旅游的多业态融合发展,大湖镇湖东村被评为“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近年来,连平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67亿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08户、16643人全部脱贫,30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2021年,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村集体平均收入分别为2015年的4.6倍、3倍和13倍。全县15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72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粤赣省界乡村振兴示范带、油溪镇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基本建成,南部片区“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示范项目入选首批10个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全面完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局良好。

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加快,新增开发面积5.33平方公里,实施了“两路一河”、南山公园等市政设施改造。东河片区、惠化片区征地拆迁问题全面解决,成功引进碧桂园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县城新水厂项目今年底建成运营,停滞十多年的东河路、富民路全线贯通。“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成功“复牌”。新增高速公路91公里,累计改造国省县乡道路192公里,新建农村公路525公里。累计完成植树造林9.9万亩,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68公里,一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使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连续多年在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获评优秀,居全省前列。

民生事业彰显初心

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近些年,连平顺利完成县级机构改革和乡镇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数字政府等改革成效明显。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削减115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4个工作日内。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5845户,累计调整限制单位权责事项787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36项,落实“减证便民”19项。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荣获“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称号。

连续多年县级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民生支出累计达144.6亿元。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2022年高考录取率、本科上线人数、高优上线人数取得了十年以来最好成绩。新建元善镇中心小学等一批学校,成立县一中和连平县第二小学两个教育集团,逐步缩小基础教育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整体提升全县中小学办学质量,开创连平教育新局面。

成功抗击“6·10”特大洪涝灾害,5.92万受灾群众得到全面救助,194户全倒户如期入住新居,全面完成灾后复产重建。今年,成功打赢“6·13”龙舟水和“7·05”台风雨防御战,实现零伤亡。县人民医院、120指挥中心迁址新建和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基本建成,完成11家乡镇卫生院、149个村级卫生站规范化建设,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基本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

赓续奋斗

建设现代产业

生态旅游新城

今后,是连平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未来连平发展大有可为:

——大力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发展,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城。今后五年计划投入8.5亿元,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环境和接纳能力。启动建设城东工业园,唱响工业经济“双城记”。积极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

——大力推动生态旅游业提速发展。依托“九连山脉、十里花灯、百里碧道、千年古寺、万亩桃园”等生态文旅资源,谋划推动千年禅养等5条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推动连平成为大湾区康养休闲的“后花园”、旅游度假的“目的地”,力争每年接待游客量增长18%以上。

——大力建设生态旅游新城。扎实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加快东河片区、富民新区等片区开发建设,拉大县城框架。引进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不断提升城市运营水平。两年内把东河片区打造成“城市客厅”……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力争到2026年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五年新增公办学位逾8000个,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强县”……(●南方日报记者蒋才虎通讯员黄羿臻刘梦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