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力争明年实现综合减灾社区全覆盖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2022-09-02 08:46:37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每个社区都有应急值守队伍、有专门的救护站、有灾害风险地图、有避难场所……在深圳创建综合减灾社区工作中,这些充满安全感的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国提供先行示范的成功样板,创建经验被国家部委宣传推广。

如何进一步开展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深圳不断探索总结。9月1日起,深圳地方标准《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下称《指南》)正式实施,该《指南》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福田区应急管理局等单位牵头制定,明确13条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要求,为开展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提供指导。今年8月,该《指南》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明确13条综合减灾社区创建要求

深圳作为南方的滨海城市,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较为特殊,面临着台风、暴雨、地震、海啸等滨海城市特有的灾害风险。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既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推进社区综合减灾能力标准化建设,是夯实城市自然灾害防御能力的重要环节。

据介绍,该《指南》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明确了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中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风险治理、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急保障、宣传教育、亮点建设等7大类33小类的创建内容及13条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要求,配套制定了创建评分表,细化评估指标80条。

同时,该《指南》提出了推进基层综合减灾“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的工作目标,以期推动实现基层科学应备、适时应变、精准应灾,全面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确保每个社区都有防灾减灾救灾主题宣教场地、建立常态化应急值守队伍、2公里范围内设有专门的医疗救护站、配备定量的AED、建立“应急第一响应人”机制、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做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等。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表示,《指南》将作为深圳完成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后,社区自行维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可以切实解决现有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推进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将有力动深圳基层综合减灾工作的蓬勃发展。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投入多方力量和资源,《指南》对于基层社区开展减灾社区工作有什么帮助?有什么亮点?

首先,它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和省“十个有”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实际工作提出,统一了国家、省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为社区开展综合减灾工作减压减负;同时涵盖了防灾设施设备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系统地指导社区综合减灾水平提升,并强调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参与,强化了社会共治理念。

此外,《指南》还鼓励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比如,在重点风险区域配置监测预警设备设施,与气象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等各类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实时监控辖区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火灾、高空坠物等风险。

今年实现全市七成社区创建达标

深圳是全国最早开展减灾社区建设的城市之一,2007年就启动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经过不断探索,截至2021年,全市已有165个社区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创建率居全国前列。

2021年3月,深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印发《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实施方案(2021—2023年)》,截至2021年12月,全市49.36%的社区创建达标。2022年,深圳将持续推动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争取全市不少于70%的社区创建达标;计划到2023年,实现全市“综合减灾社区”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全市各区还结合实际情况对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创新,创建工作各具特色。比如,福田区创新打造“先锋手拉手”“五彩学堂”等多元特色的党建平台,形成“党建+业务”双轮驱动;宝安区成立“安全生产互助室”“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消防教育培训学校、综合减灾安全体验馆等;龙华区建设“三小”场所智能消防系统、消防通道堵塞监测系统,打造电动自行车安全智能管理社区等;坪山区建立“小安检+红外烟感预警”系统、在线监控系统等。

各社区也在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创建工作。比如,福田区的金城社区整合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学校等资源,建立了11支共计202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并绘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张贴在社区工作站及辖区重点路口等。宝安区的新二社区经常性开展应急演练,组织学校、商场、超市等企业单位参与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消防演练等活动,严查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三小”场所违规住人,做好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等。

探索建立防灾减灾“深圳标准”

创建综合减灾社区,深圳以先行示范的责任担当,以创新为引领,全力打造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全民防线”,探索建立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圳标准”,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2021年7月,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宣传。2022年8月,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全面建设深圳综合减灾社区,打造减灾社区的地方标准,深圳不断先行示范,不断探索创新。可以期待,在深圳综合减灾社区的工作蓝图上,将有更多的创新亮点成果涌现,通过系列创建工作高效、扎实推进,有效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为打造防灾减灾救灾“韧性城市”夯实基础防线。(●南方日报记者崔璨)